其实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基本是一致的,我给我宝添加奶粉时也很认真的研究过一段时间,发现基本一致,仅仅有几个指标差异而已。
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没有本质的区别,中欧标准里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是一致的。区别就是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区别,也就是检测标准不一样,中国基本上是按食品级检测,而国外多是按药品级检测,看上去好像国外检测更严格些。
挑选奶粉可以优先考虑奶源,一般中国的奶源在草原地区,也就是新疆蒙古这些地方,但是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并不是完全像广告上看到的青山绿水,但是重点是污染少,达标就好。
国外的奶源多以荷兰有名,其实看广告也有不少介绍,像牛栏,海普诺凯等这样奶粉的广告,基本都是着重对奶源的介绍,因此,可以看出原材料多重要。
宝妈也可以尝试一些国产奶粉。总的来说,进口奶粉把关更为严格些,而国产奶粉更适合我们中国宝宝的口味。如果宝妈不便于海淘(毕竟现如今海淘水分也很大),那可以尝试一下国产奶粉,适合宝宝喝的,就是好奶粉。我个人经历,觉得圣元的优博系列味道还不错,但是溶解性差一些。美羚羊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易上火。
最后,建议到正规母婴店购买品牌较为响亮的牌子,有保障。切勿谈便宜买不知名的小作坊奶粉!
我家两个娃都是在喝国外奶粉,相比而言,国外的奶粉环境明显高于国内,而且也很少有什么品质安全事件,在国内也基本没有造假的空间,因为国外政府的补贴,国外奶粉的性价比都比较高。国外也比较 注重品牌的良性发展,每个国家的奶粉品牌也就是四五个左右,不像是国内差不多有七八百之多
而且国产奶粉的价格还普遍虚高,我在国际妈咪这个平台给孩子直邮的荷兰牛栏奶粉,平均下来才190左右/罐,国内好点的奶粉品牌差不多都是三四百左右
###从配方上来看:
1、日本奶粉:因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平时多以海鲜为主,海鲜含有大量的锌、碘,所以日本的配方奶粉含锌碘量少或根本不含,但中国人的主食并不是海鲜,中国宝宝长期饮用日本奶粉,由于缺锌会产生厌食、偏食,宝宝缺碘会严重影响大脑发育,可引发智力缺陷,易患甲状腺疾病。
2、欧洲奶粉:欧洲人饮食以牛排、奶酪等为主,钙、铁、锌含量充足,所以欧洲奶粉在微量元素方面对中国宝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钙、铁、锌不足,中国宝宝长期饮用,营养不充足,可能会阻碍宝宝的身体发育。
3、美国奶粉:美国人的饮食多肉少菜,烧烤煎炸,甜点饮料为主,所以他们在奶粉的配方上,尤其是蛋白质、脂肪以及含糖量上,全部都是按照标准的最上限进行添加的。所以中国宝宝长期喝这种奶粉会导致肥胖,影响身体健康。
4、澳洲奶粉:澳洲人的饮食跟欧洲的差不多,都是以肉排和牛排为主食,所以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分析,澳洲奶粉和国内奶粉相比,微量元素的标准也有所不同,钙、铁含量也有所减少。所以被标榜为口感清淡的澳洲奶粉,对中国儿童来说也不是最佳选择。
从价格上看:
除制造成本外,进口奶粉在国内的售价还包括采购费用、运输费用和关税等费用。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生活水平提高,进口奶粉的价格已下跌到国内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甚至出现比国产奶粉更便宜的情况。 而国产奶粉是依据人均生活水平与国情的比价,由发改委统一定价延续下来,所以国产奶粉定价普遍偏低,但其中不乏一些高端系列,国产奶粉品牌的售价也在不断刷新。
从生产工艺和新鲜度上看:
在奶粉生产加工过程中,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是影响奶粉营养与品质的重要环节。目前湿法工艺的运用在原装进口奶粉当中较为常见。 湿法工艺是以鲜奶为原料,将所有成分溶解成液体后按比例混在一起,于特定时间段内进行喷雾,确保奶粉的新鲜程度。 而国内则使用干法工艺较多,干法是将固态的原料经过粉碎、过滤后用物理方式进行混合,但这种生产工艺容易造成微量元素混合不均,在速溶性上要差一些。 在新鲜度上,当地乳品生产商显然更具优势。虽然生产加工时间大致相同,但进口奶粉通过空运或者海运进入国内,再加上报关、报检等,整个流程耗费周期较长。同时进口奶企在产品包装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出口,大多以环保纸盒包装为主。
为什么进口奶粉不一定比国产奶粉好?
1、营养价值方面 进口奶粉营养价值并没有超过国产奶粉。 至少在质量检测方面不存在绝对优势,甚至反而有不如国产奶粉的地方。
2、配方方面 进口奶粉在配方上可能并不像国产奶粉那样适用于华人。 那些直接从国外供货渠道购买邮寄回国的奶粉,配方更适应的是当地人群。
3、管控方面 最近几年国家在婴幼儿奶粉质检上的管控逐年加大。以目前的质检体系,可以毫不吹嘘的说,其严格程度绝不会比国外差,换句话说,我们差的不是产品,只是公信度,口碑。
我们家用的是飞鹤!根据后面详细的配料表去选择!适合中国儿童的奶粉就是最好的奶粉,并不是洋奶粉才是最好的!
我为我家宝宝选了伊利金领冠睿护奶粉,虽然伊利金领冠是国产奶粉品牌,但我们家宝宝吃了伊利金领冠睿护发育都挺好,比同龄孩子都要好一些。而且伊利金领冠奶源是来自新西兰,绝对让人放心。所以国产奶粉也不错的,不能以偏概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