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庭里,一个孩子从青春期开始到独立出自己的物理和情感空间,其实是件特别难的事。因为压在每个人中国人心头的孝顺”二字往往就意味着亲子之间要相互依靠互相纠缠,但自我独立又是人性本能,所以每一个孩子甚至成年人就一直在孝顺和分化之间来回牵扯。
虽然自我分化是六十年代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但中国的父母和西方的父母在管教子女的问题上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差异。
如果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晚归了,美国父母也会叫训孩子,可能会说:这个家是我在付帐单,你的学费也是我付的,只要你还住在这里,就要听我的。”中国父母压根不需要说话去主张自己的立场,他们只要面无表情地坐在熄灯的客厅里,当子女半夜鬼鬼祟祟回家时,看到父母的黑脸,立刻充满恐惧和愧疚的溜进房间。由不孝引发的愧疚感,是中国父母管理孩子的最有用的武器。
孝”包含中国人亲子间的一种特殊情感,而顺”则期待子女顺从父母管教,特别当彼此意见不一致时。在这样的规则下,父母容易说教,子女则常觉得自己没有表达的空间,说了也没用,讲了只会吵起来,或是受到自我内化的孝道规范抑制,沉默以对,而进入阳奉阴违、或逆来顺受模式。
如果要顺,怎么可能独立呢?但不独立,就永远像个寄生虫一样无法自立。在生活中,我看过太多对父母抱怨不给自己空间的年轻人,一边还享受着父母在衣食住行上伺候自己。
人性的本质都是渴望链接,寻求归属,期盼被接受,却也不想因此失去自我,而这份链接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重中之重。
当我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脱离了中国文化说事,那只会让心灵成长这件事做得半生不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你是你,我是我。我想,这大概才是中国人亲子之间关系最好的模样。
###我是一个妈妈,我从来没跟孩子提过孝顺的这个词,我会说感恩,这种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是对所有对自己好的人。我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为了让他孝顺我去养育的,养育孩子的过程看似父母付出了,但事实上父母也完成从一个接受到承担责任的过程。我对中国这种孝文化并不赞同,只是要求自上而下的顺从,对孩子的心智成熟并无好处。我所在的城市公交车上有二十四孝的宣传画,有一次看到《埋儿奉母》这个故事,我很无语,这种灭绝人性的孝太可怕了,如果让我的孩子看到了问我我如何解释?于是我给公交公司打电话要求他们把这个换掉,公交公司估计也觉得不妥,换掉了。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到农历节日,哪怕不是法定节假日,也有家里人轮流电话给他。很像是变相逼迫他回家过节,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说是要陪父母,可是一回到家,他父母就出去乱晃,也没有起到陪伴的作用啊。感觉他所处在的位置很奇怪。您养我小,我养您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何以平天下。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也是给自己的后人带个好头。你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主人翁已经结婚了,那孝顺父母也要有个度。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是父母也要多理解自己的孩子,身为父母也不能太多干涉自己儿女的婚姻琐事,这样会适得其反。举个列子吧!我们这里有一对新婚小夫妻。本来他们是自谈的,感情基础也比较稳定的,结婚之后,跟父母住一起了。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因为从小就比较宠着儿子,小两口之间有时候下班回家了,媳妇想要老公给自己按下摩。或者撒娇洗下碗之类的,父母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不让儿子做,还教训媳妇不应该,他儿子上班累一天了。其实我觉得他们夫妻之间还好,也不存在媳妇不贤惠什么的。只是有时候两口子之间的事在父母那里就扩大化了,父母也比较宠爱儿子,就造成了矛盾,引起他们离婚的主要原因就是,男方父母在儿子面前说坏话,说媳妇好吃懒做啥都不干,儿子也是个宝妈男,结果觉得没面子,就把媳妇打了,他父母还觉得儿子打的对,儿媳准备回娘家了,开车准备走了,男方一家都拦着不让走,要走人走车留下。让离婚滚蛋,断了后路了。女孩实在太伤心回娘家待了几个月,回来协议离婚了。所以说孩子孝顺父母是应该的,父母也要理解下孩子。
孝顺父母,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美德,应当提倡并从小教育孩子孝顺,但是孝顺父母并不等于一味完全听从父母的话,尤其不代表愚孝。我认为的孝顺父母,是让我们自己要变得强大有担当,可以让父母放心,等到父母老了可以依靠我们。父母说的对的,我们可以听取。对于父母提出一些我们不认同的要求,我们可以适当委婉的和父母好好沟通。如果只是父母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做什么,那我们只是还没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成年。
孝顺父母,也不是说要给父母多少钱。老人需要陪伴和理解。平时多和父母打几个电话,视频聊聊天,买些父母喜欢的食物,买些家里需要的物品,陪父母一起吃顿饭等,都是孝顺父母的体现。如果在外地打工,那节假日可能的话尽量回去陪伴父母。父母如果身体不错,也可以带他们到处游玩,走一走看一看。
简单来说,中国的很多父母并没有学过怎么做好父母的角色。
他们会把所有的控制欲粉饰成:都是为你好。
他们在为你好”,你的任何不顺从都变成不知好歹。
要是去反驳他们,他们可能就会说:
翅膀硬了,会飞了!你个白眼狼!”
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我这一辈子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好?”。
如果你不听话,满足不了他们的控制欲,他们就会觉得你不知好歹,觉得你不孝顺,白生了你这个娃了,恨不得把你塞回肚子里。
所谓的孝顺,很大的比重在于顺”字,顺从父母成了美德,不顺从就是伤天害理。
当父母的控制欲得不到满足,父母立马会以受害者”的心理去和你对抗,让你受到强烈的道德绑架。
大多数中国父母除了工作和儿女外,生活内容特别是精神世界几乎一片空白。
中国父母总说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让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在这种论调灌输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在内心深处以为他对父母有亏欠。
###我认为孩子只要心里有父母,孩子在外奔波,也不容易,有空回家看看,常打电话问侯,父母生病了要回家侍候十天半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父母也要体谅孩子,年轻,要养孩子,房贷,车贷,压力大,每个人都孝顺的理解不同,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给钱就是孝顺,不给钱就不孝顺,我想孝顺也要有度,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在你能行能动时把自己照顾好,真得要靠儿女照顾了,儿女应该义无反顾去照顾年迈的父母!
###谢谢邀请!
在开心果妈妈看来,孩子对父母孝顺,那必然是应当的。但是与此同时,父母也要思考,自己是否是个称职的父母。总的而言,开心果妈妈觉得,孩子的孝顺,主要分为三种:
1、盲目孝顺
对于盲目孝顺,主要是指孩子没有原则的孝顺父母。比如,婆婆看儿媳不顺眼,好离婚!盲目孝顺,伤害的是一个家庭,也伤害真正爱自己的人。孝顺,该讲究原则。
守侯父母身边,每天管着父母的吃穿住行,操心着父母的一举一动,百依百顺。
父母是树根子女是植叶,父母有再大的错子女也能包容原谅。若是有错,大家都有错。
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应该是敬子当先。
1、孝顺不是父父,臣臣”的关系。孝顺是你是爸,我是儿,我们是平等的。
2、孝顺不是你的每句话都遵照执行,孝顺是你说的话我听着,说的对的才执行。
3、孝顺不是每天都要过来请安问好,孝顺是过节时回家看看。
4、孝顺不是每天给你买营养补品,孝顺是教你玩4G手机,如何二微码扫码买菜,教你在家一个人逛淘宝拼多多。
5、孝顺不是一定要四代同堂,孝顺是有距离的美可以让家人更和谐。
6、孝顺不是每天给你金钱养老,孝顺是把你当三岁小朋友陪你笑陪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