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调皮多动很危险,该怎么制止呢?

"




家长问

我家儿子3岁了,在家里特别好动,比如喜欢在沙发上跳,还会跳到玻璃茶几上,很危险。

但无论我们怎么阻止,甚至是惩罚他,他下次还会这样,我们总时时刻刻眼睛盯着她。

如何在家里通过日常的引导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


熊宝妈答


这是关于日常安全教育”的话题。

宝宝总是跳来跳去,这样确实有危险。但适龄的、适度的冒险行为,其实是有利于宝宝学会自我保护的。

只有体验过适度的危险,宝宝才能有所学习。关键是,父母该如何帮助他从冒险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应对方法。

我们需要给宝宝正面、清晰的日常引导。

1、要用宝宝听了会思考”的话跟他说。

我们通常会说不要跳了!危险!下来下来!” 这样的语言对宝宝来说,仅仅是行为指令,会让他感到被否定和驱使。



如果我们忍不住这样说了,可以再加上一些解释,

比如:宝贝,我们不可以从软绵绵”的地方跳到硬邦邦”的地方。”

当然,与其只说 NO,危险”,不如用比喻的方式,用孩子已有的经验做类比。

比如说:玻璃不仅是硬邦邦”,还是会碎的”,像打针一样会刺痛你的脚。”这样的语言能很快引起孩子的思考。

2、除了告诉宝宝不可以怎么做,也要告诉他可以怎么做。

我们千万不要只对孩子说不”,却不告诉他可以怎么做。

因为孩子想要跳来跳去”的愿望,还在那里,我们还要告诉孩子:

如果你喜欢跳,可以在哪里跳?

可以从哪里跳到哪里?

什么样的方式、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安全的;同时又是可以满足宝宝的愿望。

这也是在告诉孩子如何双赢”,如何用安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



3、给宝宝正面示范,情景模拟。

仅仅口头上告诉宝宝可以怎么做有时候并不够,因为他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限;

宝宝喜欢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用动作、行为来做正面示范,进行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

4、当宝宝做得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肯定。

描述出具体哪里好?

如:对!就是这样,走到硬邦邦”的地方,转身,跳到软绵绵”的地方。”

对的,这次做得很对!这样就很安全了,眼睛要注意看着脚下。”

肯定要真诚,结合肢体语言,比如拥抱、双手击掌庆祝、欣赏的眼神等。



5、给宝宝内化规则的时间,不要太心急。

孩子对于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的认知,需要时间;行为的控制也需要时间练习。那么可以趁机帮助孩子举一反三:

引导孩子去探索,并指认,进行内化学习

切忌不要希望一说就好”,孩子不是机器,如果我们越要求孩子一说就好,再也不犯”,那么孩子越有可能固执逆反,偏不就范”。

孩子对规则的学习,就像皮球一样,越用力过猛,越反弹厉害。

如果我们意识到了来自孩子的这种逆反”,就要及时调整我们绝对化的要求”,允许孩子有一段适应和调整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