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美国心理学专家爆料:少做这1步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

孩子非要奖励和威胁才肯听话,这是很多家长的育儿难题。

孩子特爱吃甜食,爸爸妈妈担心孩子长蛀牙,一直克制着孩子每天糖分的摄入量。

但是威逼利诱都不管用,孩子今天答应你不吃,明天还是会趁着你不在家偷吃糖果。

想有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说难也不难,美国心理学专家、影响力大师罗伯特·西奥迪尼就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

原来,你的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多做了这1步!

威逼利诱——多余到不能再多余。

当我们想要孩子们真正相信一件事情时,我们不应该去贿赂或威胁他们。因为,虽然威胁或贿赂这样的外界压力可能会让孩子们暂时顺从我们的意愿,但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相信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想让他们当我们不在场时仍能这么做,那我们就得想办法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这个行为负责。

想象一下,你作为家长,希望你的女儿不要再撒谎。当你在场或者女儿觉得自己撒谎会被揭穿时,一个很明确也很严厉的威胁——宝贝,撒谎是坏孩子。所以如果我发现你说谎,我会打你。”通常会很有效。

但这样做却无法得到她不想说谎是因为她自己相信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孩子无法将撒谎是不对的”这一点铭记在心。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釆用一个更巧妙的方法。

我们要先讲出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既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她在大多数时候都保持诚实,又不能强大到成为她保持诚实的最终原因。

这个理由既要能够让孩子们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又要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它包含的可觉察的外部压力越少,它的效果也就越好。

对一个小女孩来说,一个简单的要求可能就够了——

撒谎是很坏的,小宝贝,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说谎。”;

但对另一个小孩来说,也许有必要加强一下——

……如果你撒谎的话,我会很失望的。”;

对第三个小孩来说,也许还要加上一个温和的警告——

……恐怕我不得不做出我不想做的事情来。”

让孩子从害怕父母责备和打骂而暂时表现得不撒谎,变成因为觉得撒谎是不好的所以自己选择再也不撒谎了,是从短暂顺从成长为长期承诺的过程。

减少威逼利诱这1步,不仅有助于改掉孩子的坏习惯,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会信用,值得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