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带着孩子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请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不久前,曾经有一位母亲因为儿子考砸了而伤心,来向我倾诉:“儿子上初一,自从知道期中考试成绩后,我和他都是心事重重,吃饭也是食之无味。我儿子有点敏感,并且有完美主义倾向。听说昨天的体育考试中,他一向擅长的跳绳竟然得了零分。我想他可能是过于紧张了,所以我想请教法师如何才能让孩子和我活得更轻松。”

带着孩子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我问她孩子期中考试考了第几名,得知是班上的第八名。既然是全班第八名,那妈妈和儿子怎么还会不开心呢?

  “考得很好啊,儿子!你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啦!”如果妈妈这样拍着孩子的肩膀鼓励孩子,那么妈妈和孩子都不会有心理负担。相反,如果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不满意,那么不光是孩子会感到疲惫,妈妈也会觉得累。妈妈不用说出来,通过表情孩子就能看出妈妈的不满。孩子会因为过于在意考试成绩而有心理负担,妈妈在看到成绩的那一刻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

  孩子平时擅长跳绳,但是考试的时候却因为过于紧张一个都跳不出来,这说明孩子已经非常敏感了。妈妈越是责怪孩子考得不好,孩子的心理负担就越重,考试时即使会解的题目也容易出错。

  “三十五名学生中考第八名,已经进了班级的前25%了,那些排名落后于你的学生可怎么办啊?”像这样,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鼓励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

请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学习好是必须的,这样我就不由得为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担心。第五名虽不如第一名,但是比起第十名却好一些;第十名比班级倒数好得多;班级倒数总比不愿意上学强一些;仅仅是不愿意上学又好过在外面惹是生非。

  当我们遭遇更大的不幸时才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也才会明白拥有才是真正幸福的道理。

  上面说的这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被迫心理,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精神失常。这时候,为了孩子,妈妈应该泰然自若,冷静地处理。

  孩子如果学习到深夜,就告诉他成绩也不能当饭吃,让他早点休息。如果非要学习到很晚,就告诉他睡眠不足反而会发挥失常,晚上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好好发挥就可以了。尽管妈妈一再嘱咐他早点休息,孩子还是会关上门,悄悄在房间学习。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还用着煤油灯,十升煤油需要维持一年。因为要节约用油,晚上必须赶快写完作业,熄灯睡觉。

  所以,如果晚上想看书,我就想办法用毯子挡住灯光,防止光从门缝儿漏出。父亲催我睡觉,我嘴上应着,然后继续看书学习。

请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有时候,父亲看到我放学回家后仍然在学习,就拿起棍子教训我:“学习有饭吃还是有钱拿!赶紧出去割草!”于是,我就挎着篮子上山,瞒着爸爸在山里继续学习。

  虽然我也讨厌考试、讨厌学习,但因为父母的阻止,反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孩子的求知欲是在自我需求的力量下自发产生的。但是,父母却在孩子的求知欲产生之前过度地督促孩子,使孩子厌倦了学习。所以,要解开症结,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

  让孩子在信任中成长

  我曾经给一个孩子当过家教,他的父母花了高额费用为他每一门功课都请了家教。我因为没有时间曾经拒绝他们的邀请,但是后来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之下,我还是去了。孩子是高考落榜的复读生,我辅导了他一两个月,仍不见他的学习积极性有任何提高。

请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父母都忙着各自的事情,他们自认为花钱给孩子请家教就是关心孩子、支持孩子。尽管家境富裕,但孩子却没有一点求知欲望,还成天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看着没有丝毫学习积极性,干坐着发呆的学生,我决定收起书本,晚上和他去爬北汉山。

  晚上八点开始爬,十一点到达山顶。下山的时候,我不小心扭到了脚,无法继续步行下山。

  无奈之下,孩子只能一会儿背我一会儿搀扶我,走走歇歇,好不容易才下了山。那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孩子为了搀扶我下山也已经筋疲力尽。

  但是,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彻底改变了。原本没有朝气甚至目光呆滞的孩子,眼睛变得炯炯有神,整个人也有了活力,并且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心态一旦改变,就能集中精力学习。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孩子的父母对我非常感激。

  孩子的学习不仅仅靠督促,还需要刺激,为他提供动力,让他吃点儿苦,或者经历一次艰辛的旅行,让他体验自己克服困难的感觉。

  为此,父母必须牺牲时间和精力,只是责骂孩子或者找家教并不能解决问题。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产生求生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没有渴望和动力的孩子缺乏自信,孩子必须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是按照别人的意志活着,孩子就会失去自己内心的灵魂。

  这便是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玩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结果。

  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能够让孩子成长。这一点,从苏迦达学院的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请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在印度的贫民窟,父母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正规教育,设立在贫民窟内的苏迦达学院便承担起为这些孩子提供教育的责任。

  贫民窟的孩子,一般小学毕业后便出去打工,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主动要求设立初中让他们继续学习。于是,我提议:“如果在你们的村子里办一个幼儿园,你们愿意当幼儿园老师,照顾小孩子吗?”

  “愿意!”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并且决定上午当幼儿教师,下午学习初中课程。

  一年后,还只是初中生的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小学六年级时还是小毛孩儿,才上初中一年就突然变得懂事很多。

  仅仅一年幼儿教师的经历,就能让这些孩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需要监督幼儿园小朋友洗手,他们自己的卫生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十七个村子的幼儿园,共有小朋友一千八百余名,村子里的一百名初中生则是所有幼儿园的全部师资力量。包括点名、课间加餐等一切工作都能井然有序地进行。升入高中后,他们还继续教一年级学生;考入大学后便开始给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上课。所以,尽管这里没有一名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正规老师,学校仍然能够正常运转。

  印度不重视出勤率,但进入初中和高中前的升学考试却很重要。公办学校的学生只有一两名学生能达到一级,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取得一级的好成绩。

  小学阶段,韩国学生明显比印度学生要聪明;上了初中后,虽然韩国学生的成绩仍然比印度学生好,但印度学生更加独立,能够做到自力更生;到了高中和大学时,韩国学生仍然是小孩子,但是印度学生不仅可以主导自己的人生,还能够帮助别人。

  充分地信任孩子,并且让他有所担当,孩子一定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