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性子比较急,每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张姐都会表现得很情绪化。显然孩子哭闹的时候讲道理是没用的,所以张姐一般会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直接胖揍孩子一顿了事。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并非是每次都奏效。近来张姐就发现,自己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孩子也会闹起脾气。连胖揍一顿都不管用了,张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孩子的哭闹了。张姐有些疑惑,面对孩子的哭闹,自己到底要怎样应对呢?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都会表现的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倾向于采用哄骗的方式来应对,比如说宝宝不哭不闹,妈妈就给你买糖吃!”也有些家长更是做到了威逼利诱,各种方法都尝试一遍。比如说我数三个数,你再哭闹我就再也不让你看动画片。”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哭闹表现是自己把孩子惯坏了,其实,孩子的哭闹并非如父母们所想。
一、哭闹,发脾气,不听劝,不一定是被惯坏了王姐晚饭的时候因为孩子的成绩说了孩子几句,没想到孩子不仅放下了筷子直接跑回了房间,而且孩子拒绝和王姐说话了。这让王姐非常的恼火,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这么不听话了呢?王姐觉得这是自己平时把孩子惯坏了,自己以后一定要更加严格才行,更严厉一点才能树立起家长的权威,让孩子乖乖听话。
1.孩子发脾气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王姐家的孩子当天在学校里已经因为成绩的问题被老师数落一顿了,孩子的心里已经很难受了。但是王姐对于孩子的情绪完全没有在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教育思维里,这就对孩子的表现产生了误解。
2.父母认为是孩子被惯坏了太片面
父母仅仅从孩子的表现上推断孩子被自己惯坏了难免会有些片面。毕竟父母连孩子的想法都没有试图了解过,所以直接做判断的父母难免会有些武断,而这种武断的表达并不利于与孩子的沟通。
3.孩子的情绪也值得被父母尊重
父母的情绪有波动的时候,孩子也同样会有负面情绪产生。所以孩子的情绪也值得父母去理解和接纳。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才更加能够接近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父母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孩子发脾气不一定是被惯坏了,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有义务对孩子的情绪多加关注,仅仅是以孩子被惯坏了就对孩子下定论,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二、孩子也需要情绪的宣泄,父母了解吗?儿童心理学者认为: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正常的,阻止才是不正常。”可见孩子也需要情绪发泄的出口,这点和大人一样。
1.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宣泄
当有负面的情绪产生时,强迫孩子自行消化的处理方法是非常残忍的,这些负面情绪会堆积在孩子的心里,最终会成为孩子的情绪负担。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更加的孤僻内向。
2.父母的不理解让孩子更受伤
很多时候,父母因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见识到了孩子更多的坏情绪。但是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情绪表达,而是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的话,那么孩子的内心会很受伤。
3.孩子不具备自行消化负面情绪的能力
在孩子的表达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时,想要依靠孩子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负面情绪的消化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这种强人所难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离,或者是更加严重的哭闹表现。
父母有必要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接纳的,与其质疑孩子被自己惯坏了,不如去寻找原因,帮助孩子解决情绪上的烦恼。对于父母来说,引导孩子正确的、合理的发泄情绪,远比指责和批评更加有教育的意义。
三、教会孩子正确的、安全的宣泄方式,很重要1.保持对孩子情绪的尊重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情绪的保持同理心,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造成孩子哭闹情绪产生的原因的探索会让父母更加接近孩子的内心。更加能够找到纾解孩子情绪的切入点。
2.引导孩子识别情绪
当孩子为情绪所纠结的时候,很容易无法对情绪进行识别,这让孩子觉得很困惑。当父母为孩子梳理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引导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的糟糕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时,孩子也更加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3.传达纾解情绪的方式
当孩子随意的乱发脾气时说明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发泄方法,所以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一些简单可行的纾解方法会非常的有效,让孩子能够掌握恰当的方法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比如说深呼吸,利用身边的毛绒玩具发泄情绪等等很多容易实现的纾解方式。
4.随时对孩子表达爱
懂得表达爱的父母更加容易培养出懂得爱的孩子。随时对孩子说爱你,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于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的淡定,内心的安全感也得到了满足。适时地给孩子一个拥抱,会让孩子更加明白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注 。
显然,当父母质疑孩子发脾气的做法时,不妨多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关注,了解孩子内在的真实诉求。并且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疏导,一些简单可行的方式值得父母们传达给孩子。比如说深呼吸的方式或者是和父母倾诉。
各位家长们,您对于孩子的哭闹反应有哪些看法呢?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疏导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方法分享呢?欢迎大家留言与彬彬育儿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