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从茫然无措到底气十足,英语启蒙如何在2个月内走上正轨?(下)

"

接上篇:从茫然无措到底气十足,英语启蒙如何在2个月内走上正轨?(上)

5 霖霖的成长与变化

先说说霖霖的成长与变化。

对霖霖来讲每天最欢乐的时光就是坐在推车上,或者清晨起来躺在床上或者在林间小路上,或者在屋子里玩耍时一边听英文儿歌一边跟着一起唱,并且手舞足蹈,拿着爸爸妈妈准备好的道具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英文游戏。

看到他开心地笑、欢快地跳,内心真的是无比喜悦,孩子快乐才是根本。最近刚刚更新了新的磨耳朵儿歌,他依然很喜欢,也会主动跟我说妈妈,这个好听,我要磨耳朵”。

对于贝壳的课程,霖霖每次挺期待的,跟他讲今天我们又有好玩的儿歌课、游戏课啦,他告诉我我要看”,几分钟看完后,剩下的就是各种陪玩英文游戏了。

霖霖平时问我最多的是妈妈,我们玩什么呢”,他挺期待每天陪他玩各种游戏。

在英语启蒙的道路上,和刚出生不久就着手启蒙的孩子相比,同龄的霖霖英语输出量可能不及他们,但有了系统化的启蒙方法之后,我从不焦虑他能输出多少,我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来培养霖霖。

所以在启蒙的道路上,我从不预设今天的输入霖霖会不会输出、能输出多少,我思考的核心就是如何用好现有的资源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习得语言。

而这一点正是在马迪老师讲过的成功英语启蒙的关键点之一——情感过滤器模型。家长营造的氛围越好,心态越轻松,孩子的情感过滤器就会大大的打开,输入起来就会轻松自在,孩子会很享受过程,输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情感过滤器模型

家长本身的状态或在游戏中营造的氛围的确会影响孩子的状态和游戏的效果,所以启蒙时先觉察一下的自己的状态:

是不是有焦虑情绪?是不是特别期待结果?是不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完成游戏?是不是特别关注视频是否能够录制成功等等。


如果有,调整自己,放空自己,只去想如何依据孩子特点陪孩子开心地玩英文游戏。

记得在Little Green Frog这一单元的绘本课共读时,我用的是尽可能让霖霖理解的方式和他演绎绘本内容,但进行过程中他的注意力转移至清理手上黑乎乎的芝麻上(他觉得不舒服,要我擦)。

当时我用英文跟他说不要玩了等会儿再擦,但我瞬间觉得他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了,于是就停下来没再继续进行。

午睡前躺在床上,很放松的状态,我却临时想到了更有趣的共读共玩方法,最后的结果是用不同方法玩了好多遍,霖霖乐在其中。

关于输出,我曾预想过有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沉默期,然而在英语启蒙的道路上,霖霖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

到目前为止,对霖霖进行了70多天的系统化的英语启蒙,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霖霖的成长明显超越了过去零散、胡乱启蒙的五个月的总量。

第一,听懂的指令越来越多,输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记得学Ring Around The Rosy时,在理解的前提下用儿歌磨耳朵、唱儿歌给他听,打卡时他并没有唱,我以为还需要假以时日才会唱。

可是在开始玩游戏课之前,我在拿道具,他突然完整地唱了起来,很惊喜,及时给他竖起大拇指,他也自豪地竖起大拇指夸自己I am great”。那次的儿歌游戏课以他为主,玩了很多遍。

第二,以前大多输出单个单词,现在短语和句子的输出越来越多,而且表达的蛮清楚的,甚至还会自己运用句子。

这点让我觉得很欣慰,也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手记下他的点滴成长。

比如,会基于绘本课里的句子在适当的情景下运用句子拿着玩具车说My car,I am driving my car,或者I’m driving garbagetruck,拿着直升机会说My helicopter,I am flying my helicopter。You are silly daddy/mommy。

看到图片上的苹果时说I see apples,red green and yellow ,外出玩时看到路上的小猫会说I see a little white kitten,看到飘扬的红旗会大声说look,I see flag,colourful flag”。

拿着乐高搭成的望远镜对着京城及央视电视塔说look,castle,I see a castle。和爸爸比赛开玩具车时会说This is starting line。和爸爸交换凳子和妈妈换鞋穿会说let's swap。

第三,自己会简单综合运用绘本中的句型及游戏课中的内容。

比如拿着爸爸画画的虫子图片和小鸟图片讲They are worms,gray worm,green worm,brown worm。Brown worm brown worm what dou you see,I see a green bird looking at me。

第四,最近自己会组织简单的句子。

比如They are hugging/worms,tricikle is wet,I have a small lorry,so small。拿着早期的翻翻书跟我讲lemon is sour,pumkin is sweet,apple is yummy。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会觉得努力是值得的,也会畅想一下未来他自主阅读的情景,现在的陪玩陪学不就是为了将来的不陪嘛。

第五,采用马迪老师的方法后,带霖霖学习培生分级读物的效果大大提高。

有一天晚上,给他打开培生音频,我去做家务,他一个人坐床上一边听一边说着相应的单词或句子(PS:我从来不要求他跟读的,分级他也没正儿巴经反复看过,大多是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无痕输入)。

其次,他会时不时地给我惊喜。曾用乐高搭了一个monster玩分级读物内容,当时我说I am a big monster, I want to eat you,他接着就说I am a little monster,I want to eat you。

昨天跟他玩绘本课程时,讲了Goose has a long thin neck,他在边上突然来了一句fat daddy,thin mommy”,这个短语源自培生分级读物,没想到此时他联想起来了。

第六,对动画片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好。

在动画片方面,看马迪老师推荐的Peppa Pig,一周2-3集,他每天必看一次,加上磨耳朵,以及场景化再现其中的部分游戏内容(非游戏用语日常对话中用起来),他对动画片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好。

最近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他会跟我主动叨叨动画片的内容,时不时还会输出其中的句子,比如,It's getting Wendy,sly fox ,jumping in muddy puddles,blow candles out,Gorge 和Peppa pig buy some fruits。

还模仿动作,比如,吃东西时吃一口讲一下so delicious同时转动一下脑袋嘴角上扬,比如模仿猪爸爸抛煎饼,拿来一个道具一边抛一边说flip pancakes,还会模仿老虎,creep slowly,lick myself clean.

就在昨天霖霖用钥匙在纸箱上戳洞玩,我说哎呀,戳的全是洞,这个箱子要不得了”,他一脸坏笑地说No panic”,我愣了一会儿反映过来是peppa pig中的句子,接下来戳的更带劲了,戳一会儿转过来跟我说一遍No panic”

其实,就霖霖的成长而言,我看重的不是他输出了多少单词和句子(这些只是最后呈现的结果而已),而是对语言的运用情况。

6 自我成长

再来谈谈我自己的成长。

我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只是有一些英语基础,但一直是哑巴英语。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启蒙的过程中,起初是想跟孩子说英语,但脑中储备不足。所以,跟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单个单词或短语。

在跟随贝壳70多天的学习过程中,我的口语水平逐步提升,慢慢地可以在生活中跟孩子用更多的句子进行沟通。有时稍作准备,就可以和孩子玩英文游戏,真的是与孩子同步成长。

当然,成长要先于孩子,毕竟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回看自己的进步,我想对霖霖实施OPOL教育模式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要想做好英语启蒙,其实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就时间管理而言,我的体会是统筹管理、高效利用、分步输入”。

每次课程更新完之后,我会大体浏览一遍,然后坐下静思基于现有课程和霖霖的特点、遵循i+1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即在现有基础上如何适当增加难度进行拓展。

接下来就是思考或查找可以整合运用哪些资源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整体规划好之后,对霖霖进行启蒙时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输入。

比如,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输入霖霖不熟悉的单个单词或短语,也可以进行部分英文游戏,时间充分时可以和他一起用做手工的方式玩游戏、演绎绘本小剧场。

此外,统筹规划可以让我知道利用哪些时间段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比如,可以在做饭时间学会一首儿歌,可以在孩子睡觉时做体系化的准备工作。

总之,统筹规划让我在启蒙中处于主动状态,情感上是正向的,这样心中就不会焦虑,一步步实现即可。

同时也让我可以随时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策略进行无痕启蒙。虽然说统筹规划进行启蒙花费时间和精力,但说真的,我还是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贝壳课程中的游戏有时配合图画或手工效果会更好,可我是手残党妈妈,不会画画,因此游戏中需要绘画的部分就交给霖霖爸爸来进行了。

但是还有一些游戏结合手工更容易引发霖霖的兴趣或者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于是乎,我这个手残党妈妈也渐渐升级了,慢慢学会了做一些手工来开展游戏,所以,只要用心了,真的是成长无处不在啊。

7 写在最后

或许有人会说问贝壳的课程真的是完美无瑕的吗?


坦白说,不是百分百完美的。班里的妈妈也会不同的需求或者有一些好的建议。贝壳的可贵在于能基于启蒙妈妈的需求或建议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所以进行亲子英语启蒙,贝壳是负责任的,跟随这样系统、专业的学习平台,我是踏实的,也会一直跟随。

就英语启蒙而言,如果决定要进行启蒙,首先要抓住0-6岁的语言敏感期,这个时期孩子习得语言的能力最强,并且可以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如果要开始,越早越好。

其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以入过坑的过来人”的身份想说英语启蒙一定要选择科学、体系化的平台,平台选对了,就会事半功倍。

英语启蒙说难其实也简单,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即可。

英语启蒙之路是漫长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快乐地无痕启蒙,坚持学习、用心输入、不急不躁、静待花开。


非常感谢霖霖妈妈的分享,以英语启蒙为契机,系统化地进行艺术、思维、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启蒙,满满干货,句句箴言。相信能带给大家很多启发。各位宝爸宝妈如果有关于英语启蒙方面的感想、问题,或者您希望看到哪方面的文章,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