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我们父母交流群中看到有一位妈妈倾诉,说自己的女儿才14岁就要买化妆品,眼影,腮红,口红之类的,不好好学习,整天在化妆上一套一套的……
跟孩子说了很多遍这个年纪化妆不好,就是不听,也不想她一生气就妥协,最近还老缠着要打耳洞,看快手看疯了,她的手机只要打开就全是关于化妆,纹身这些推送,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除了要求买化妆品、打耳洞,她还要配隐形眼镜,我说可以,不过隐形眼镜毕竟对眼睛多少有些不好的,她整天玩手机,会加速眼睛视力下降。上次特地带她到眼镜店去检查了一下,验光师跟她说,她的眼镜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继续这么玩手机,以后会连做激光的机会都没有,可她回来还是照样躺着玩手机,除了吃饭时间,上卫生间都带着,让她少玩手机根本做不到!
看完我能体会这位妈妈焦虑和无助,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似乎总能找到方法去制服孩子不做这个不做那个,比如批评、打骂,但是当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好像那些方式都不在适用了,孩子不再怕了,甚至会反抗。
顿时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相处了,哪怕之前很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不爱跟父母沟通,取而代之的是朋友,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了就突然不想上学了……
其实这都是青春期特有的特征。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一切都处于混乱和动荡中,心智是混乱的。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良很快,也是父母和孩子冲突最剧烈的时候。
他们从身体、智力和其它的能力来说,处在一个要独立而不独立、要分化不分化的阶段。如果让他们完全独立,他们肯定活不下去,如果让他们完全依赖,他们内心中独立的愿望不被允许。
这个时间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希望脱离父母的控制,要获得最高的自我控制的权利,就是收回自己的最高决策权。我怎么做由我自己作主,任何人包括父母的意见,都是第二位的,或者只有参考价值的。
二是需要伙伴,同性转向同性、异性都需要。随着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趋于成熟,有了对异性的需要。
三是对父母、对外界的评价很在意,把别人对他的评价和自己的感觉相对比。
看到这你会不会觉得其实孩子有想打扮的想法其实很正常,爱美是女子的天性,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是正常的现象。想想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是会要求穿小裙子,买漂亮的小头饰;孩子稍微长大一些,是不是会要求买漂亮的衣服,现在孩子会要求买化妆品,换隐形眼镜,是不是孩子注重外表的一个表现呢?
那为什么这位妈妈还要这么担心,这么反对孩子打扮呢?
这也集中反应了父母们的常见心态:孩子不按照我们的安排去做我们就焦虑;孩子一不学习我们就焦虑……
因此不管是打扮、玩游戏、怕孩子结交不好的朋友等,根本上还是怕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对孩子的焦虑,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成绩焦虑。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网上讨论黄磊女儿染发的事情,黄磊老婆孙莉经常晒儿女的照片,但唯有这条稀松平常的微博,却上了热搜。
很多父母认为13岁的孩子,就染头发、打耳洞,这么早熟,一点也不像个学生。
但从很多的真人秀综艺来看,黄多多却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小姑娘。从小苦练钢琴、学画画,还会做饭、织毛衣。
二年级,和爸爸黄磊翻译了《圣诞老爸的来信》。
三年级,给电影《圆梦巨人》配音,和导演全程英语交流。
虽然黄多多染发,不是很多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但她确实很优秀,完全打破了染发就是坏学生的刻板印象。当然,如果学校规定不能染发,那肯定不能违反规定,我们在这不讨论学校规定,而是讨论大人对孩子打扮的态度。
我们从这是否可以看出并不一定喜欢打扮就会学习不好,就不是好孩子呢?
很多父母觉得学生应该朴素一点,可能是缘于自己小时候家里对自己的要求,担心孩子穿得漂亮了心思就会总放在打扮上,没心思学习。
但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觉得自己漂亮就会有自信,心情就会很好,做事情就会特别来劲儿。孩子也一样,上学的时候每天穿着校服很单调,假期穿上裙子,漂漂亮亮开开心心的,孩子会自信开朗很多,心情好了,心理能量充足了,学习起来自然就有劲儿了!
好多妈妈说孩子不愿和自己说话,就是因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不管什么事儿都是一副管教,评判、居高临下的态度,生怕自己不教育着点儿孩子就走了弯路,越是这样,孩子离自己越远。
其实娘俩一起聊聊衣服,聊聊化妆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也是和孩子沟通的最好的时机和方法。
当我们了解到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正确的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评判不批判,尝试与孩子聊聊她喜欢的东西,反而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增进彼此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