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学习当中任何教法,死记硬背公式或者口诀,其实是所有方法当中最差的或者说效果最不好的方法了,对于幼小儿童的学习教育,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笼统的说,就是明白这个问题,不如说是,懂得这么做的原因,懂得这么不那样的原因,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的方式来解释孩子能以理解的抽象问题。
###谢邀。
您说的这种背诵法确实有,也有很多的孩子是死记硬背”下来,但是谢邀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教孩子加减法和口诀背诵的问题,就我的想法、经验和与过来人请教、老师请教的观点融合在一起说吧!
我是一名4岁半孩子的妈妈,2岁左右,孩子出现对数字敏感的现象,并通过绘本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
最近,我发现她更热衷于数数,可能是受到在幼儿园里蒙氏数学的操作的影响,她很喜欢玩分堆游戏,也开始初步地接触简单的加减。
找不到自己拍的图了,从网上找了一张,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计算能力不是做出正确的答案的能力,而是能够用运最简便的方式计算了正确答案的能力。数字的运算推理是重点,不能为了计算而计算,把计算的重点放在记忆计算上,那么孩子将来做大数计算时,就会觉得吃力随着数学难度复杂的不断提升,缺乏运算推理能力的孩子,终究会慢下来,而且会越学越吃力。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让孩子背诵乘法或者加法口诀表,对于学校老师来说,这样做,孩子先背会了,后面上起来比较轻松,也能够很快提高速度;对于家长而言,一半被逼迫,一半受到外界影响,能够去比较孩子之间数学能力的,可能就是计算速度,计算的数字的大小了。也正因为大家只能依靠速度和数字大小来判断数学能力,于是就让一些不正确的数学教学盛行,钻了漏洞。
那么,先背诵记忆口诀,到底有什么危害呢?且看下面教育学博士的一段话:
当然在数学领域里,很多计算方式都是由逻辑可寻的,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有一个加法口诀表,它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首先,我认为我并不介意这个办法。我的原因有三个: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她对于加减法有兴趣去了解,这比死记硬背要强的多,也记得更牢。
2,我们最好要理解。数学其实很简单,重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不怕孩子记不住,出错也是粗心的原因,但这都比得到死成绩要好。
3,我们让孩子学数学,并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培养他的思维,培养他的习惯,培养他思考、做事的方法。如果加减法都要背,那么学到了更难的,孩子怎么办?
希望孩子更早找到学习的兴趣!
答案肯定是不行。孩子在刚开始起步学习的时候就这么死记硬背以后还能够灵活的学习嘛。这样的学习方法会为孩子后期学习带来很大的弊端。
网上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笑话;爸爸问儿子:5+3=? 儿子:不知道。 爸爸:你有五只鸡腿,我再给你三只鸡腿,你有几只鸡腿? 儿子:吃不了。虽然这只是个笑话但是用生动形象的食物来教会孩子运用加减法要比死记硬背更好。
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慢慢地学习运用加减法,陪孩子玩数独或者其他数字游戏,让孩子对数字产生敏感度和兴趣,从而才会有学习数学的劲头。孩子还小在学习之初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整天死记硬背,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减淡孩子的学习兴趣。
谢谢邀请!关注蒙氏育娃,给您专业的育儿方法,谢谢!
如果孩子不抵触,也可以背,就想背乘法口诀,等大了就理解啦。
首先要认识到,数学是需要启蒙的,这在国外是有研究的。有个例子给大家分享下。
说是有个放牛的,智商比较低,但是能非常快的计算出11乘15,据专家分析是通过11在脑海里面出现15次,这个从放牛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由于没有数学启蒙,简单十加五都不会计算。
数学里面的基础知识,如数列,偶数,奇数,零的概念,基本的加减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给孩子启蒙的。
这些知识需要还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慢慢引导,不过,如果孩子觉得有兴趣,或者不抵触,也可以背。就像乘法口诀,我们小学时也背,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等大了,慢慢就理解了。
孩子的数字敏感期,如其他朋友回复的,从两岁开始就有了,要顺势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学一些数字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个时候还不能学太深。当时我家娃也就是熟记1-10,后面记的更多一些。到了现在4岁多,可以数数到1千,昨晚倒数一百,这些都是基于记忆的东西。而更重要的理解,是需要顺应孩子的智商发展的。
最近个把月,孩子迷上了扑克,我在其他回答里面有提到,扑克锻炼孩子的数学技能非常有用,上面的提到的所有数学基本知识都会使用上。也建议父母们在孩子有兴趣时引导下。
关注蒙氏育娃,给您专业的育儿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