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为了养娃,可所谓是竭心尽力的。在孩子的穿着方面,更是讲究很多,力求舒适。而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们的追求和品位也跟着提升了。在孩子的穿着上,很多父母追求的已经不是舒适了。除了舒适,还有好看。
尽管如此,依旧有很多的家长照顾孩子的时候不是很走心,觉得小的孩子穿什么都无所谓,或是借口太忙了,让自己的小孩看上去比别人家孩子邋遢,很不讨喜,但无论什么原因,如果孩子从小穿着太邋遢对孩子而言影响是非常大的。
街头的测试
国外某位心理学家关于孩子的外表是否对孩子有影响,做了一个街头实验。
他让一位小女孩穿着漂亮的小礼服,梳着可爱的发型,站在一家繁忙的餐厅里。很多路过的人非常宠溺的会去摸摸她可爱的小脸蛋。甚至会问她,家里的人在哪,是不是需要帮助。
之后,心理学家又让这位小姑娘乔装成类似乞丐的模样,头发蓬乱,衣着邋遢,站在同一家餐厅的门外。
与前一个场景截然不同,不但没有人摸她的小脸蛋,甚至有一个女顾客在看到爱娜诺的那一刻,还特意的拽着孩子躲了躲,并下意识地握紧了自己的钱包。
不长时间,小姑娘被人无情的赶出了餐厅。
孩子穿着邋遢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会从小影响一个孩子的自信
日常中总是提到不要以貌取人”,可是言外之意,不就是有存在以貌取人”这种现象吗?而且事实是这种现象,不但存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一个普遍的存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孩在玩具店喜欢挑选漂亮的洋娃娃开始,从小孩喜欢颜色艳丽的物品开始,就注定了,追求美的这种特质。
认知心理学家丹·艾瑞里,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特别容易被第一印象影响。而这个第一印象会影响他人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
还是之前小女孩的例子,当她穿着美观时,人们会从她的身上解读到,这个孩子受的是良好的教育,有着到良好的教养,家庭背景不错等等;而当小女孩换成邋遢的装束时,人们就会从她的外貌解读到这样的信息:这个小女孩的家庭教育不怎么样,有着恶劣的品质,可能携带某种病菌,可能是个小偷……
正因为这种普遍的对外貌的偏见,致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摆脱不掉大众的眼光。如果这个孩子在他人负面或嫌弃的目光下成长,那么幼小的他怎么会正常的建立自信。虽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但是,真的把这颗金子丢在万千尘埃之中,光华也会被尘埃埋没。那么久而久之,就会被自卑的阴影所笼罩。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尽是他人积极或赞赏的目光,久而久之,孩子怎么能感觉不到自信?在他人喜爱中长大的孩子,同样也学会了怎么去喜爱他人。
总之,无论大人小孩,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也很容易被他所呈现的第一印象所影响,就是幼儿园老师,对第一印象好的孩子更会另眼相看。
影响孩子的情绪成长
漂亮的衣服会让人心情愉悦,穿着随便的衣服,在正式的场合不知觉地的就会心情忐忑起来。孩子们也一样,著名心理学家Karen 做过这种实验:人穿着丑陋的衣服时,他的心情容易失落或者暴躁;当换上他们喜欢的衣服时,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
所以将孩子打扮起来,孩子也会跟着开心,他的成长情绪也会快乐。而不管不顾,任孩子邋遢,孩子不但自己不会开心,也会遭受其他小伙伴的摒弃,同样不会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样孩子的成长情绪也会变得不快乐。
孩子2岁的时候就开始会分辨美丑了,喜欢鲜艳漂亮的颜色,3岁左右,开始有色彩偏好。比如一些女孩喜欢红色,一些男孩喜欢蓝色。4岁左右,到了完美敏感期。
5,6岁时,会注意自己的穿着是否美观。那么这个时期在孩子穿着上要注意些什么?
不一定要贵或很漂亮,只要干净整洁不邋遢
所谓的美观,不一定就是贵的,很时尚,很漂亮的,即便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小朋友是穿小哥哥或小姐姐的衣服,只要干净整洁,不邋遢,也会穿出美观和得体。
如果一味的追求昂贵或漂亮,不但有些受到家庭条件的束缚,严重会造成孩子只看重外表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其实,除了好看的衣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能培养出孩子的良好审美观。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孩子从小就穿着邋遢的话,有些则会毫无意识地将邋遢演变成习惯,那么即便这些孩子长大后,审美观和气质也是根深蒂固了的,也将是跟邋遢搭边的。如果父母就重视审美,并有个良好的生活态度的话,这样孩子也会受到熏陶自然而然的长成为一个喜欢干净整洁,不邋遢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