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吃饭不能吃得太饱,7分饱就行了。那么为什么不能饱餐呢?原来,饱餐容易引起冠心病。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医学研究表明,人类每餐以后都存在所谓“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也就是每餐以后人体的产热量,就算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故饱餐更加明显。这就是说人体饱餐后代谢需氧量也会大大增加,以致心脏必须加倍工作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所以,使心脏的负荷水平也大大增加。
2.人们饱餐后,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相对减少其他组织血供;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以致影响了冠状动脉的供血。
3.饱餐,尤其是饱脂餐的血脂水平增高迅速,血液黏度增大,以致引起血流速度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同时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堵塞冠脉。
4.有资料表明,饱餐明显降低外周血压,使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更加明显,且要持续1小时左右才可恢复到餐前水平;如果同时大量饮酒,血压下降更明显。且当血压下降突然且显著时,会影响冠脉灌注压。
总而言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冠状动脉供血,加强凝血机制,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我们吃饭时要记住千万不能饱餐,养身从吃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