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是称职的父母吗?称职的父母最应该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规律(一)

"

家庭儿童教育是一门需要细心打理的艺术,就像你种的一棵树你不修剪他,他会长得很好,但不会长得很漂亮,孩子也是一样,你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你的付出就很难获得回报,也可能你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效果却是微小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身为父母的你,不能分心,也不能走心,你应将目光从别的地方转移到孩子身上,你应将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多了解一些儿童心理,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那样才能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才,下面为父母们归纳几种常见的心理学规律,希望 爱子心切,对孩子寄予厚望的父母能够从中得到些许收益。

心理学规律一:潘多拉效应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人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很好奇,为什么不能打开,还要绝对”里面究竟有什么呢?她越想越好奇,希望知道真相,在这种好奇心理的作用下,她打开了盒子。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作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有心的父母可以从潘多接效应里领悟到教育孩子的智慧。

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极强的时期,父母越是不肯教孩子认字,孩子越想学习认字。其实,如果父母掌握孩子的这一特点,并巧妙的引导孩子,就容易让孩子对学习有一个全新的态度,从 而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利用这个效应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一定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父母在推荐课外书给孩子看时,所推荐的书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一定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否则孩子就会对读书产生反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心理学规律二: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说聘请来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都举了手,其实这只是瓶蒸馏水,而这位化学家则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老师。

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孩子的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多被名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之类,甚至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父母为孩子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规律三: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孩子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有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的影响。利用孩子们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父母应有意识 的优化孩子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孩子与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做伴,胆小畏怯的孩子和勇敢坚强的孩子交友。

心理学规律四:登门槛效应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然占补要求者的55%。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到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容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主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的要示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登门槛效应有其独特的魅力,父母们不妨借鉴一下。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宜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应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孩子达到 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样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槛效应蕴含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