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应该多去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比方说,下面的问题,作为家长的您是不是也经常在犯呢?
一、认为聪明比努力重要。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会说,你看你这么聪明,如果努力一下绝对能考好成绩”。聪明总是夸人的一个褒义词,而努力似乎总是一个并不重要的因素,如果聪明了,只要努力一下就能考好成绩。如果不聪明,再努力也是白费。
每个家长都看着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聪明,这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因为被这种爱而蒙蔽了眼睛,真的以为自己家的孩子确实比别人聪明那就自欺欺人了。实际上,除了爱因斯坦那种极少数的例子,绝大多数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您有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的概率比中彩票的概率还要小很多。
绝大多数人的成功不是因为先天条件多么的优秀,而是因为背后付出的更多,一再强调聪明的重要性,而忽略努力付出,这样已经潜意识里给孩子树立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自以为自己聪明,认为努力不重要,这样是把孩子给坑了。所以,以后把你看你这么聪明,如果努力一下绝对能考好成绩”改成虽然每个人的聪明都是一样的,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努力的付出”要更好。
二、认为被老师喜欢才会学习好。
很多家长认为老师喜欢哪个孩子,就会偏心照顾哪个孩子,哪个孩子学习自然就好了。甚至有的家长偷偷的给老师送礼,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关照。一个班里有四十多个孩子,而一般的老师都会带2个或2个以上的班,八九十个人里面总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是老师不可能也没精力抽出时间来单独给哪几个孩子开小灶,也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孩子因为经常被老师开小灶考上了清华。诚然,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学生,但是老师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学生而不喜欢那个学生呢?因为这个学生学习好,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生才会被老师喜欢。而不是老师随便喜欢一个学生了,这个学生学习就好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这句话用在学习上更不为过,只有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才能有好的成绩,而有好的成绩了,又懂礼貌有教养,自然会被老师欣赏。所以请各位家长不要缘木求鱼的去让老师刻意的喜欢你的孩子,先把孩子变优秀了,老师自然喜欢。
三、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真理,孩子因为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你问一个7岁的孩子他喜欢什么,可能他会说喜欢练习舞蹈,但是到了9岁他的兴趣就会发生转变,从喜欢舞蹈变成喜欢唱歌,甚至是喜欢绘画,因为在孩子认知的道路上他的心也在不断的变化。而家长如果因为孩子喜欢什么就去给孩子选择什么,可能最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什么也没学好。
人无论对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厌倦期。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一个喜欢唱歌的孩子可能因为日复一日的练习发音而厌倦,甚至讨厌唱歌。一个喜欢篮球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每日枯燥的带球运球练习而磨灭兴趣。
相比于兴趣,坚持更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当兴趣变成了枯燥,当喜新代替了厌旧,我们还能让孩子去努力,去坚持,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提高自己。
有的时候,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观认知,不能人云亦云,更要多去系统的学习,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才能不被社会上错误的东西所引导。社会上只有一个职业,不需要考试就可以直接上岗,这个职业就是父母。虽然我们结完婚生完孩子就成为父母了,但是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还是要不断的去学习,充实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