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真漂亮,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乖,“你”真的毁了孩子

你真漂亮,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乖,你”真的毁了孩子

现在的父母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在夸奖孩子时,有相当一部分父母的做法却是不太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一些父母的眼里赏识教育就是夸奖孩子,但真正的赏识教育不只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它包括了良好的品格、健全的心理等等。那么在赏识教育中,孩子的哪些行为该夸奖、如何发现夸奖行为、怎样夸奖呢?

本文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孩子的哪些行为该夸奖如何发现孩子该夸奖的行为怎样去夸奖孩子三个方面的内容 01哪些行为该夸奖?--好成绩不是夸奖孩子的唯一理由。

语文数学都得了满分,英语口语得了全年级第一,作文得了优……所有这些,固然能够成为父母夸奖孩子的理由,但绝对不能是唯一的理由。

那些考试成绩平平,却和同学相处融洽、人缘颇佳的孩子是否值得费美?那些英语讲得一般,但心地善良、心胸豁达、乐于助人的孩子是否值得赞美?那些作文水平不高,但礼貌待人、说话和气、热心公益的孩子是否值得赞美?

事实上,有太多的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分数,而将孩子身上真正的无价之宝——均衡的情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观念,彻底的忽视了。

有些父母会说,情商和和道德太虚,而且在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这些也不是加分项。

但事实却是:即使考上了大学,孩子也未必会有个光明的未来;而那些情商高、有道德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会很快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同时也会很顺利地被周围环境接纳。

下面这个反例就是很好的说明:

小莎的妈妈是个教授,她花高价将小莎送进离家很远的一所全市最好的小学就读,即使每天接送小莎就要多花两三个小时也在所不惜。

妈妈从不让她做任何学习以外的事情,并时常对她说:学习至上, 成绩至上。”

每次考完试拿到成绩,妈妈总会问相同的问题:考得怎么祥?各科多少分?班里有多少同学得了100分?”虽然小莎很聪明也很努力,但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做错一些题目,所以没有一次能拿到满分,这让妈妈很焦急。”

一次期中考试,小莎终于让妈妈如愿以偿了,语文考了100分, 妈妈高兴极了,在接小莎放学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打电话,告诉小莎的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这个成绩好像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欢愉,大家纷纷称赞小莎考得好,还给她买了礼物庆祝。

不久,小莎的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小莎选择帮妈妈打扫卫生,当她拿起扫帚有模有样地干起来时,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夸奖,没想到妈妈看到后立即从地手里夺过箍帚,并训斥道: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道吗?”这种家务活法根本没必要干。

从那天起,小莎把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她觉得只有考高分才能获得妈妈的夸奖,后来,小莎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但仅过一周,就退学回家了。

据她的老师和同学反映,小莎平时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交往,生活能力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也不会洗衣......

故事中,小莎的妈妈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结果传递给孩子这样一种价值观:考得好就是好孩子,考得差就是坏孩子。”

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观会导致孩子产生畸形的学习动机,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悲剧。

其实,除了分数,孩子的品德修养、性情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社会越来越需要有能力的人才,所以父母定要关注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02如何发现赞美的地方?--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而很多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事实上,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无法造出完美瓷器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想夸奖孩子,但往觉得找不到可以夸奖的地方,该怎么办呢?如果是这样,以下两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

对孩子做出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文明礼貌、孩子的卫生习惯、孩子的文体才能、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动于能力等,当然还有孩子的学习情况。

父母考虑的面宽了,就会轻而易举找到孩子值得夸奖的地方。

对待学习本身,家长也应全面地去分析。如学习认真程度,字迹是否工整,预习复习情况如何,会不会使用工具书,是否经常向老师请教等等,都应考虑在内,这样就能很容易找出优点。总之,家长要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要只看眼前,应看到孩子以后的发展。只要细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比如他可能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可能某次考试进步了,可能某领域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了,可能在劳动或公益活动方面表现不错,可能在文艺、体有方面取得了好名次也可能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等等。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你应该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只要孩子努力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那么即使进步很小,也应及时给予肯定。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的进步不起眼,不值得一提,就选择漠视、忽略。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的优点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家长们请牢记:孩子往往越夸奖,优点越多;越批评,缺点越多。夸奖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越是能够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孩子就越会具备更多的优点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好孩子


03怎样赞美孩子?

赞美孩子时,你是否习惯于用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你真漂亮”这种笼统的词汇?你想过把赞美的话说得具体一点吗?夸孩子可爱”漂亮”,你是否知道自己的错在哪儿?

本部分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法:夸奖孩子的话要具体夸奖品质而不是夸漂亮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

1.夸奖孩子的话要具体

在心理学上将夸奖分成两种类型:具体的和抽象的。具体的夸奖是指对某种具体的表现或者行为进行夸奖,比如孩子帮助妈妈倒垃圾,或者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而抽象的夸奖则是指用宽泛、笼统的词语来夸奖孩子,如闺女真棒"儿子真厉害”你真懂事”你是个好孩子” 等。

相对于具体的夸奖,很多家长运用抽象的夸奖时常常显得更加轻车熟路。

在他们眼中,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夸奖的;孩子会笑了,孩子会翻身了,孩子会走路了,孩子会说话了……就是在这种特续的惊喜中,他们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 这样的评价。

家长随口的夸奖,看起来符合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可是这样的夸奖多了,对孩子来说,不仅毫无意义,还可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为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父母长期将好”字挂嘴边,不但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还会让他们有压力,觉得自己什么都好,最后他们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

另外,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他们听到的都是父母的抽象夸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里,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变得依赖别人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听好话”

其实,对孩子施与具体的夸奖,效果比抽象的夸奖好得多。

因为夸奖越具体明确、就事论事,孩子就越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夸奖得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行为就越清楚,进而不断重复这行为,这样夸奖才具有更长久的激励果。

2.夸奖品质而不是夸漂亮

生活中,看到孩子漂亮、可爱,会不自觉觉地去夸奖孩子你真可爱”长得真漂亮”。

很多人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把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区分开。认为只要给孩子称赞就是鼓励孩子。

殊不知,外表漂亮是父母给的,不是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或努力换来的,根本不值得炫耀,漂亮是种个人资源,从大人到小孩,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资源而自信和自豪,所以,女孩子都乐意别人夸自己漂亮,男孩子都乐意别人夸自己帅。

然而一味夸奖孩子长得漂亮,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误区,因为这是在变相地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长相是很重要的东西,自己是因为漂亮才讨人喜欢的。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过于注重自己的外表,注重穿衣打扮,以致忽略个人美好品质的塑造。

很显然,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仅凭长相生存,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

家长要注意,不要让自己或他人对孩子容貌的过度夸奖,以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使他放松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忽略自己的内在品质和修养。

与其夸孩子漂亮,不如赞赏他们的美好品质,例如称赞他们有爱心,懂得帮助别人;称赞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勤快等等。因为这些美好的品质是孩子后天努力得来的,应该予以肯定。

请记住,孩子长得如何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品质、意志和性格等会对孩子的生活、工作和前途产生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在夸奖孩子时应引导孩子努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坚强的意志,从而帮助孩子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莎


3夸努力不夸聪明

美国教育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先是让幼儿园的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接着,反复对其中的一半孩子说:你们很聪明,答对了8道题。”又反复对另一半孩子说:你们很努力,答对了8道题。”然后,给所有孩子两种任务供他们选择:一种是他们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另一种是可能会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结果被夸聪明的孩子有2/3选择了容易完成的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难道只是夺奖的语言不同,就会对孩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吗?其实,这与孩子的心理有关。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子都喜欢被夸奖,受过一次夺奖就会期待下一次夸奖。

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为了保住自己聪明的光环,就会有两种举动:

一是用耍小聪明的方式来进一步显示自己的聪明,而这会导致他做事不够用心,不能脚踏实地。

二是不敢尝试和挑战难题,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自己做不到的话。会有损自己聪明的形象。

在这两种心理的作用下,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不爱动脑筋,思维也会变得来越缓慢。而这又会导致孩子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笨,并因此不敢面对困难,变得很脆弱地,一旦失败就很难再振作。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长大后却碌碌无为,多半是受了聪明”之累。对于智慧外露型的孩子来说,这种危害更严重。

针对这种现象,家长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坚决杜绝对孩子聪明”的称赞,遇到别人这样说时,也要制止。

其次,要多称赞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例如,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应该告诉他,这是刻苦努力的结果,并发自内心地赏识和赞扬他:你真是个努力的好孩子!”

总之,要用各种有益的词汇去替代聪明”。

妈妈


总结一下全文:

我们在夸奖孩子时候习惯性地用你真棒”你真乖”你真漂亮”你真聪明”等抽象的夸奖。这些抽象的夸奖对培养孩子勤奋、踏实、责任担当等品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在夸奖孩子是要避免用抽象的词汇,而要尽量用具体的词汇来夸奖。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夸奖孩子的品质而不是漂亮,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


我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父亲,我讲分享自己的育儿实践、学习心得等。如果觉得有用,请收藏、点赞、分享、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