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其实生活中很少有那么多可以称得上是失败的例子,比如一夜破产,家里经历重大变故从而让我们一下子成熟,更多的是成长路上一块又一块儿的绊脚石让我们失去了信心。而这些绊脚石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
孩子摔倒了我该不该扶?
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是一个社会问题,结果没想到我成为妈妈之后,孩子摔倒该不该扶成困扰我最大的问题。学龄前的宝宝总是会在学走路的时候磕磕绊绊,走着走着被一个玩具绊倒了,走着走着被自己的另一条腿绊倒了。
在没生宝宝之前,我观察过,其实有3种情况会出现。
一种是姥姥”心态:我的宝贝摔倒了,一个箭步冲过去赶紧扶起来宝宝。但后来我查了资料之后发现,宝宝其实对于生活经验不是很足,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反应个1-2秒,而这2秒的时间内,家长们的态度其实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家长们的尖叫、惊吓会让宝宝意识到,爸爸妈妈们都这样了,说明我摔的比较严重。这样反而会让宝宝不敢学走路,潜意识里觉得走路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另一种态度是责怪周围环境的做法。有些孩子被绊倒了,父母们会一边打着绊倒孩子的东西,一边表示都是这个玩具的错,都赖他把宝宝摔倒了,不哭不哭哈。”在生活场景中,见到这样的父母通常会觉得没啥,只是安慰孩子的一种手段,但这样单拎出来不少家长应该意识到问题了。在以后的过程中,一遇到状况,孩子就会下意识想起来都是环境的错,都是别人的错。
再说说另一种我一直觉得是正确的做法吧,就是告诉孩子自己站起来!”包括我在内很多的家长一直觉得这种做法是非常好的,因为可以让孩子学会勇敢独立,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正确的,我们希望孩子学会勇敢。那么接着看下去,如果孩子请求父母的帮助了,你帮还是不帮?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根据情况判定,如果狠心忽视孩子的求助,那么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让你骄傲”的孩子,他们遇刚则更刚,然而孩子会过度好强,拒绝别人的友好帮助。
看到这儿,可能不少家长要说了,那这是该扶还是不该扶啊。
其实,在孩子摔倒的时候,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都会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也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焦虑,更要让孩子知道摔倒不可怕,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但如果需要父母的帮助,那也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们。
孩子有自己的路,让他们自己前进吧!上面提到的第一种情况其实就是以爱之名绑架孩子。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妈妈宋倩的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不知道让孩子背负了多大的压力。学霸乔英子的妈妈宋倩,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为了女儿的学习,她特意把女儿的房间做成隔音墙;为了女儿的身体,她天天起早贪黑为女儿熬药膳;为了女儿的成绩,她亲自辅导女儿功课,用大数据来分析女儿的成绩变化……即使在孩子压力巨大要作出跳河这种极端举动的时候,妈妈说出的话还是,你为什么非得上那个南大?”
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让多少孩子要么成了长不大的巨婴,要么和父母碰得头破血流。这种好,反而给孩子戴上了枷锁,不得肆意成长。
孩子有自己成长的道路,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走。
父母有时候会是孩子最好的引导,但没有谁天生就是一个好父母,在生活中,我们都是相辅相成,一起成长的。绊脚石、摔倒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不管是孩童还是家长,摔倒是人生路上必须经历的成长,但站起来才是我们一生都要研讨的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