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师队伍的生存困境:师资待遇低,整体素质不高

"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幼儿园就是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情景,比如就是暴力对待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的一些行为。包括目前在比较火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也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就是一个老师管理几十个小幼儿园的孩子。

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何虐待被监护人、被看护人已经入刑,有的托幼机构、幼儿园也已经安装监控,可还是有令人震惊的虐童案发生?这就不得不认真思考当前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生存状况了。

一名幼师管25名甚至更多孩子是常态

整整30年前,我国颁布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简称32号文),确定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为1:6-1:7,也就是说,1有幼儿园教职工照看6个到7个孩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1996年,北京市规定,幼儿园师幼比”为1:5.5,即1个幼儿教职工照看5.5个孩子。

进入新世纪,教育部2013年制定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一所全日制幼儿园的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5~1:7,与30年前的标准大致相当。教育部还明确要求,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半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有条件的可配备1名保育员。

不同服务类型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配备比例

服务类型

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

全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

全日制

1:5~1:7

1:7~1:9

半日制

1:8~1:10

1:11~1:13

但现实距离规定的标准,差距巨大。

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106年,我国有在园儿童(包括附设班)4413.86万人,此前,笔者曾撰文,按发达国家幼儿园师幼比(1:6~1;9),取1:9计算,我国需要幼师数为490.4万,也就是说,还缺240万幼师。而如果按照教育部2013年确定的师幼比1:7计算,我国需要幼儿园教职工630.5万。可这一年,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49.88万人,与630.5万相比,缺口达到380万!

而据此测算出的师幼比则为1:17.7——一名幼儿教职工要照看18个左右的孩子。这远远落后于30年、20年前,以及2013年制订的幼儿园配备教师标准。

这还是统计数据,具体到现实,就是在北京,幼儿园经常出现一个老师照顾25个孩子的情形。

这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通常,在一胎化的社会环境中,我国不少家庭,是6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即便不是6:1,也至少是1:1,一个大人专门照看一个孩子。而即便实行二孩政策,新生的二孩,在家里享受的照顾也不比这差。

1个幼师照看20个孩子,这首先注定幼儿园难以给孩子如父母所期待般的照料。从工作量常识看,如果政府教育部门确定的标准是1:6~1:7,那么,当一名教师照顾25名孩子时,工作量就是照顾6个孩子的4倍,照顾7个孩子的3倍多。一个专业的幼师,能较好地完成照看6、7个幼儿的任务,可是让他们完成3~4倍任务,他们会不会由此疲惫不堪?会不会对照看孩子不耐烦?会不会因照顾孩子烦躁、工作压力大而出现心理问题,某些时候情绪失控?还会不会为让孩子顺从、听话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而对孩子实行打骂教育?这些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不思考这些问题,仅仅一再要求不管教师工作任务多么繁重,都必须有师德,任劳任怨,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而更严重的问题还不是这,是照顾25名孩子的教师,待遇基本不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幼师队伍的生存困境:师资待遇低,整体素质不高


合同制幼儿教师只能拿2000元左右

根据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调查,2016届本科生中从事幼儿与学前教育”职业类群体,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504元,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4376元)低872元。2016届高职高专生中从事幼儿与学前教育”职业类群体,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6元,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3599元)低893元。对就业不满意人群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收入低”是2016届从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本科、高职高专生的该比例分别为72%、76%,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12个百分点。

这是针对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薪酬调查。幼师在同学历层次学生的收入是偏低的,这也就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优势队伍。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的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报告称,从幼师队伍总体看,专科以上学历教师的占比较低,在农村地区不到一半;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数量占比仅为50%左右;无证教师占30%左右,农村地区更高达44%。

全国无证幼儿教师占到30%左右,这怎么要求这些教师具有高素质呢?2012年10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北京法治发展报告(2011)》称,全市目前共有近6万户籍人口适龄儿童没有接受学前教育,至少缺少300所幼儿园。随着外来人口涌入本市,十二五”期间北京常住人口中的3岁儿童将从2009年的12.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7.6万人,并达到峰值。届时三年内适龄入园儿童将达到45万人左右。《报告》测算,按照每班30人测算,届时缺口为9800余个教学班,教师缺口达1.46万人,有约20万常住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解决教师短缺,符合市场规则的办法,应当是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可是,幼师的待遇恰恰又低。

在北京,调查显示,北京地区幼师的平均工资大约在4700到5500元之间,这是指有编制的教师,没有编制的收入有的只有有编制的一半,有的为80%左右。而北京市人社局、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情况显示,2016年度北京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月平均工资为7706元。也就是说,幼师的待遇不到平均工资水平。

历。

面对调查结果,任何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判断:幼儿教师整体收入真的低;幼儿教师的整体资质不高。

幼师队伍的生存困境:师资待遇低,整体素质不高


说的难听一点,你要求一个人一个月只拿2000~3000元,每天照顾20多个孩子,会把孩子照看得很好吗?是时候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幼师生存问题了。

幼师有严重职业倦怠感,离职率高

中国教育报曾针对131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31.30%的教师有了离职的想法,或已经离职。在他们的离职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工资低”和工作压力大”。


仅仅就事论事,在虐童案发生后,依法追究涉案幼师的法律责任,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必须认真思考幼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如果不提高幼师待遇,不加大合格幼师的培养力度,不提高幼儿园的师幼比,幼儿教师工资低,整体素质低,这样的学前教育如何担负得起每个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高期待?又怎样实现幼有所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