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吃完奶很容易吐奶,几乎每个宝妈都会遇到,宝宝溢奶没关系,就怕宝宝呛奶。
那么,我们怎么区分宝宝溢奶和呛奶呢?
溢奶:是宝宝在吃奶后,半躺或者平躺时,会有奶液从嘴角流出。多与宝宝胃部的生理结构有关,是正常现象。
呛奶:是指婴儿吃奶或者吐奶时,奶汁流入了气道,叫做呛奶。当妈妈奶汁流得过急,宝宝来不及吞咽,会流入起气道,轻症的宝宝会伴有轻微的呛咳。可能还造成会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而严重者会造成奶汁阻塞气道,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则称为呛奶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怎样区分宝宝是呛奶还是溢奶?该怎样防止宝宝呛奶呢?
一、溢奶。
溢奶是奶水反流的一种现象,常发生在宝宝刚吃完奶后,如果吃太饱或是吃奶后立马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这样都会导致奶汁从宝宝嘴角流出,也就是所谓的溢奶。而根据溢奶症状又可分为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吐奶 。一、宝宝呛奶和溢奶的区别
1、溢奶
溢奶是指宝宝在喂饱后无外界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角处突出少许乳汁,面色无改变,且无任何不适或者啼哭现象我们称之为溢奶”。溢奶也是宝宝在周岁前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因为宝宝的的胃呈水平位、喷门较松弛,因而易发生胃食道反流现象。
2、呛奶
呛奶是百天内婴儿的常见症状,人工喂养多于母乳喂养婴儿,好发于寒冷季节。通常表现母亲哺乳或奶瓶喂养后婴儿出现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随之吐出大量奶汁。
严重呛奶会将奶汁或奶块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造成严重缺氧导致窒息。此时患儿表现面色、口唇青紫,呼吸断断续续。心跳仍存在。若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
二、如何避免宝宝呛奶
1、哺乳的姿势要注意
宝宝的嘴巴和下颌要紧贴妈妈的乳房,妈妈和宝宝紧贴在一起最好。使用正确的喂乳方式才是降低呛奶风险的根本。
母乳喂养时,找到一个适合妈妈和宝宝的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妈妈和宝宝更加快速地进入最佳哺乳状态。
2、哺乳的速度和量
很多时候宝宝的呛奶源自于妈妈乳汁的充足。当受到宝宝的小嘴刺激的时候,奶水喷涌而出,导致宝宝吞咽不及而呛奶。这种时候妈妈哺乳需要适当用手指夹住乳房来控制乳汁的速度。
另外,宝宝吃奶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30分钟,不易过久。
3、奶瓶的奶嘴要和宝宝的月龄搭配
现在专业的母婴店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不同月龄的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奶嘴孔的大小,这样就可以调节出奶量的多少。所以一定要为宝宝准备最适合奶瓶。
很多妈妈会有一个误区,买个奶瓶很简单,能用就行。但你别忘了,奶瓶可能是宝宝3岁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用品了。所以,你还敢不重视吗?
4、吃完奶后拍嗝
每次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听着宝宝那一声嗝~~~”出来,妈妈才能完全放心呢。这是宝宝已经把吃奶时吞咽的空气排出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吸呛,就要注意是否为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等病变,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