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陪小侄子硕硕在家玩,他突然一拍脑袋,好像出了大事似的大叫:毁了!我的小汽车呢?我的小汽车丢了!”
于是,我和他一起回想,小汽车到底放什么地方了。最后,经过一番推理后得出了结论,小汽车被忘在游乐园了。
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没长记性,东西走哪忘哪”。而且,就在上个月,他还把爸爸的手机弄丢了,把他爸妈都气得要命。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是记性不好吗?
我相信,有这种经历的爸妈不在少数,有些孩子好像就是特别粗心,东西乱丢不说,写作业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写字都能只写半边。
就算我们在一旁一直提醒,孩子也是做了这个,忘了那个,这是不是说明孩子记性不好呢?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呢?
还真有,不过第一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记忆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找到适合孩子的记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看看孩子为啥记不住!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接触过大量记忆力方面的资料和简单的训练,我知道,人的记忆过程,从信息输入开始,分别经过「感知记忆」→ 「工作记忆」→「长期记忆」。
其中长期记忆我们最常听到,而感知记忆就是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接收到的信息,至于工作记忆,可能大家知道的就不多了,如果换个词——短期记忆,大家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呢?
工作记忆范围比短期记忆更宽泛,但是同样维持时间很短,通常是15-30秒,最长不超过一分钟;而且,容量很小,能保存的信息只有4-7个。
孩子丢三落四,记不全所有的东西,有可能是因为工作记忆的容量太小,所以不能因此就给孩子贴上记性差”的标签。
工作记忆容量小,是孩子记不住的关键!
那既然工作记忆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帮助孩子提高工作记忆呢?
1.给孩子说的信息,一次控制在4个以内。
既然孩子的工作记忆容量小,那我们就要接纳这一点,一次不要让他做太多事情。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指令最好控制在4个以内。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让孩子同时做几件事情,最常出现这样两种结果,一是孩子一脸懵,不知道该先做什么;二是勉强做了,做得一团糟。不仅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如此,事情一多,就很容易忘记和出错。
可是,如果孩子需要做很多事怎么办?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列清单,按顺序一一进行。这样,就不会因为记不住而有遗漏了。
给孩子说的信息,一次控制在4个以内。
2.教孩子处理信息,节省工作记忆的容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同样的记忆内容,有的孩子已经记住了,有的孩子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量太多,孩子没有提取出关键信息,或者没有进行归类帮助自己记忆。
有没有这两种能力,小的时候,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需要记忆大量知识时,具有这两种能力的孩子,能甩其他孩子一条街。
所以,我们可以在讲故事或者阅读时,让他用简短的关键词和话语进行总结;可以教孩子将信息分组,有规律或者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增加记忆容量,让他记住更多信息。
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类,帮助孩子记忆。
3.教孩子把工作记忆转成长期记忆,腾出空间记忆新东西。
工作记忆维持时间短,不需要的信息就子冉忘记,需要的信息就协助孩子及时记住,转化成长期记忆,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
现在我们都知道死记硬背不好,更好的记忆方法是,把新信息和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 比如,当孩子学习小灿亲子教育”中灿”这个字的写法时,如果能与火”、山”两个字联系起来,会更容易记住,也节省了记忆时间。
这种做法的好处特别多,不仅能提高记忆效率,还能加强孩子的联想能力,在以后知识的活学活用上,也更容易举一反三,获得更大收获。
工作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这样做!
4.用游戏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工作记忆的容量。
工作记忆的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训练的进行,容量也是可以扩大的。比如,我家小侄子特别喜欢记汽车品牌,弟弟就会经常和他一起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记住的多。一开始,他只能记住一个,现在,他知道的汽车品牌比我都多。
孩子的兴趣点是多种多样的,抓住其中一个进行相关记忆训练就可以了。如果暂时找不到孩子的兴趣点,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训练记忆颜色、形状等的玩具,大家来找茬等。
有些爸妈认为,记这些东西没有用,不是浪费时间吗?可是,你要知道,大脑也是需要训练的,这些活动帮助孩子训练大脑、提高记忆,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后的作用大着呢。
用兴趣、游戏训练孩子的记忆力,非常有效!
如果年幼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粗心,我们要看看是不是工作记忆造成的。如果是,就可以用我上面说的4种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记忆。
另外,孩子的记忆力一提升是有一个过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或许有一天会突然爆发,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引导,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