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愿和尿布说再见的背后心理原因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公益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需要的家长朋友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听邻居说,我家孩子聪明的不得了,什么话都会说,还能背唐诗,就是戒不了尿布,没有尿布,就不会拉粑粑了:

有类似的情况宝贝还不在少数,这里有位女宝,快三岁了,现在仍然依赖纸尿裤,非常抗拒坐小马桶,每次坐小马桶时都会撕心裂肺的哭,每次抗争的结果到最后都是站着尿出来,家长非常苦恼,不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崔老师,希望得到您的解答。急盼指导,谢谢!

孩子过于依赖纸尿裤应该这样引导

来自前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著名育儿专家崔玉涛是这样建议妈妈们的:

两到三岁的幼儿不接受马桶坐便是谁的原因?是孩子发育不成熟,还是家长过于强迫造成儿童的强烈抵抗?对于排便,也是需要模仿和学习的。家长是榜样,让孩子在观摩中学习并变得自然。建议这位家长近期不要强调孩子排尿和排便方式,大人示范,让孩子观摩、选择、学习,逐渐与大人行为相仿。

训练宝宝对纸尿裤的依赖,妈妈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摆脱尿布和纸尿裤要符合宝宝的身体发育规律,如果过于提前,不仅达不到训练效果,反而增加宝宝和家长的负担。一般而言,女宝宝显示出明显的、自觉的想要摆脱纸尿裤的征候,大概出现在23个月的时候;男宝宝会稍晚些,在25个月。如果3岁以后还要使用纸尿裤或者尿布的宝宝,家长就要加以重视了,应该加紧训练宝宝摆脱尿布和纸尿裤。

要注意的是,开始训练宝宝时最好选择春、夏、秋等不太寒冷的时候进行,如果天气寒冷,宝宝也会因为怕冷而不愿意配合训练。而且天气太冷的话,宝宝刚开始训练难免经常尿湿裤子,这样也容易让宝宝受凉感冒。

如厕训练”是每位家长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件大事儿。对孩子来说,学会自己如厕,在成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因为不懂,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大小便这些屎尿屁的事儿烦恼不堪……多少孩子因此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如厕训练”,给孩子提供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许多父母提到孩子如厕训练,就觉得是个很艰巨的任务。甚至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如厕,以至于孩子不到1岁就开始训练了。也有父母,因为觉得如厕这个事儿很棘手,干脆就想着往后推一推再说吧。

事实上,所谓训练”,并非真的要通过专门的培训去学会上厕所,而是自然而然地,帮孩子通过模仿去学习如厕。所以,如果早期父母不做好示范,比如家里是男孩,但父亲缺乏示范,家里都是女性抚养人在陪伴孩子,那么男孩子最容易学会的就是女性如厕的方式。正如此家里有哥哥姐姐做榜样,孩子的如厕训练就相对会容易很多。

当然,男孩子刚开始的如厕训练,的确要和女宝一样,都要先学会坐、蹲。但是很快,就要进一步帮男孩子区分大小便的不同如厕方式。若孩子已经养成了不太恰当的如厕方式,那么大人就需要从头做示范,逐渐让孩子明白正确的方式,并及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否则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容易被其他孩子嘲笑,从而影响孩子的自尊。

二、如厕训练前,请确保孩子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孩子如厕的学习,就像当初学走路、学说话一样,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如果孩子还不会蹲下这个动作,还不能在儿童坐便器上坐稳,甚至还听不懂大人的引导语具体什么意思,那么自然无法顺利地进行如厕的学习。

有数据显示:越早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其训练期越长。绝大部分宝宝是在2岁4个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训练,到3岁左右完成夜间训练,并且男孩所花费的训练时间要超过女孩,正如女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会比男孩看起来早熟。

所以,如厕训练前,请确保孩子有一定的准备,包括生理和心理。

生理方面的信号,一般如下:孩子一天中,尿布可以保持2个小时以上的干爽,说明他们对自己膀胱有一定控制能力了;孩子动作协调,可以自己脱裤子,能够坐上马桶等。

心理方面的信号:孩子要尿尿会有特别的停顿、动作或者语言表示了,说明他对自己的尿尿有意识;平日想要自己做些事情,有独立意愿;能够听从大人的引导,并且对大人上厕所表示出注意和兴趣等。这同时也要求,与孩子同性的大人,应该要多带孩子一起如厕,并且大方地向孩子展示正确的如厕方式。

如果时机还不成熟就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宝宝会有不适感。所以,如厕训练时,遇到孩子抵触或者负面情绪,甚至是不配合、或者出现反复尿裤子等问题,大人都不能苛责,应该放缓节奏,避免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如厕体验。

大人对孩子的如厕训练不要太过于严厉了。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大人的严厉更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恐惧或是厌恶,让如厕训练变得越来越困难和严重。所以这时可以暂停一段时间进行如厕训练,停止批评,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进行积极引导,这类引导包括讲故事,读绘本,还可以带孩子去购买马桶坐垫、给孩子买内裤等方式,暗示孩子长大了,鼓励孩子去尝试正确的如厕方式。每次孩子如厕出错,只是给予平静的言语上的引导,简洁明了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做就好。

三、孩子故意忍着不去厕所?可能肛欲期来了。

不少妈妈都问:孩子明明是有便意了,可是就是忍着,小脸都红了,还是不上厕所,为什么呢?

当孩子出现故意忍住不尿、不拉粑粑,可能表明孩子进入肛欲期”了。对肛欲期”的孩子来说,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会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体验。孩子可能体会到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感,也可能与性萌芽有关。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一般弱化处之,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的。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给孩子用药或总是督促孩子解便,过于关注这个事情,就会让孩子有压力,甚至是羞耻感,反而会增加孩子排便的难度。

四、引导如厕的过程中,请避免态度和方式太过强硬。

关于孩子如厕,父母都应该有一个观念:如厕训练是一场持久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十几个月。中间可能经历反复。所以,我们需要摆正心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多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而不是消极强硬的方式。

有的父母过于心急,不顾及孩子的意愿,只是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固定时间坐马桶;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孩子拉不出来或拉在外面就打屁股;还有的父母说一些讽刺、威胁的话,想让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重视这件事。这些不恰当的态度和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

有的孩子没有处理这种压力的能力,就会逃避,就忍着憋一个星期都不上厕所。有些孩子比较脆弱,这个问题或许会长远地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建立等等。

五、掌握孩子如厕训练的6个技巧。

1、正确的时机

一般而言,孩子2岁前后尝试如厕训练都可以,但也有的宝宝也许到4岁可能心理上才准备好。所以,要观察宝宝是否具备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条件,是否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的习惯。不要在他准备好之前给他施加压力。

2、健康的饮食

给孩子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健康。蔬菜、水果和水的摄入要多注意,防止孩子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发生,可以适当给孩子做一些抚触,帮助胃肠消化。

3、规律的作息

孩子的作息时间要尽量规律,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玩。作息规律了排便一般也会比较规律。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贪玩就将上厕所的时间无限推延。

4、积极的态度

当孩子偶然做到了哪怕很小的一步,比如主动告诉家长要撒尿,或主动坐便盆的时候,要夸张地给予鼓励表扬,让孩子有动力继续。如果孩子暂时还做不到,没关系,放轻松,慢慢来,下次再试。不要批评打骂,不要负面威胁,更不要挖苦讽刺,将这件事看做最自然的事情来对待。

5、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开始给孩子如厕了,一般可以尝试这样一个流程:

首先购买适合孩子的漂亮的便盆或儿童马桶圈,确认孩子的双脚可以踩地坐稳。然后让孩子先不脱裤子坐在便盆上,可以每天一次,让他习惯这种感觉。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一周或一个月后再试试看。

接下来,大人如厕的时候,带孩子一起。让孩子不带尿布坐在马桶上,并且跟他解释,脱裤子蹲在马桶上厕所是一种大人的行为。同时,让孩子自己冲水,自己穿裤子、洗手,体验这个过程。在孩子玩的时候,便盆可以放在旁边,告诉他如果需要可以用。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用最平和的态度来跟孩子一起经历就好。如果中间出现反复,比如明明已经学会自己尿尿或拉粑粑在便盆里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又拉尿在裤子里了。这是很正常的。不用表现得太惊讶生气,或者开始大讲道理。孩子的逻辑很简单,并不需要太多道理,他们也并不能从父母生气的情绪里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白天的如厕训练搞定后,进入夜间训练

当孩子能够白天不尿裤子,且懂得上厕所了,就可以尝试训练孩子夜里睡觉不穿纸尿裤、不用尿布。睡前提前告诉孩子,夜里要尿了就告诉妈妈,妈妈陪他去如厕。中间可以用一个隔尿垫作为过渡。

如果试了几个晚上,发现孩子还不能憋住尿,就再给他带上尿布,但别对此有指责。只要告诉孩子,等他稍微再大点就好了,到时候咱们再试试。如果在你的尝试时间段里,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孩子都能憋住尿,那就说明孩子很快就能戒掉尿裤了,只需要再坚持下。

记得睡前少喝水。当然,孩子7岁之前夜里尿床都属于正常的。请不要因此给孩子压力,更不要逢人诉说。请给孩子留够时间长大,同时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来源:本文根据育儿笔记相关文章整理。

声明:凡本号摘录的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和来源方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对一辅导咨询进行中!

携手与您一起搭建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

咨询预约/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成长的微信号:ertong_xinli,是儿童心理资讯和服务平台,欢迎关注。

问题快速查找: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

更多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好看让更多家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