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儿童时期让孩子拥有这些习惯,能力可比学习成绩重要多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时期应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习惯,后面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简单不少。
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从小就乐于读书的好习惯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同学习应该是一件终身的事情。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是要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里汲取营养。
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会比成年后再来培养容易得多,也会更容易在无功利性的阅读中发现阅读的乐趣。当一件事是有乐趣的,那么离成为一种习惯就不远了。
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对此孩子通常会用哭、闹、耍脾气的方式来面对,作为父母,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让孩子们明白: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一切困难都会烟消云散。
父母可以用讲故事、看视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抗挫折培养,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励志”小故事,使孩子能够正确看待挫折,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
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作为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儿童阶段,注重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具有一定独立生存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对父母产生过强的依赖心,一旦离开了父母这个保护伞,便不知所措。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呢?父母应从吃喝拉撒睡玩运动等作息规律培养;也要学会照顾自己、整理内务,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更要培养孩子在学校、自然、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各位家长,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记住龙应台的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
来源:链校网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