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老师往往说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很积极,而家长却说在家非常不听话呢?

很多孩子都有在学校和家庭不太一样的表现,其实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幼儿园学校这个环境还是有约束的,在孩子眼里他非常清楚的区分老师和家里人是不一样的,和父母是不一样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宽容孩子的这种行为,另外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看看孩子在家里任性发脾气有没有其他原因,比如说会不会像入园焦虑一样,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有一些负面情绪或者有一些压力到家里来缓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需要家长有一些行为上的要求,要有跟幼儿园尽量统一的要求,也要跟老师多沟通,多配合老师。

###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样的孩子是很聪明的!

孩子的这种两面性”,其实是人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说白了,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老师和在家长面前都是一样的,那反而应该担心。

首先,孩子的不同行为,是不同环境决定的。

学校和家里,对孩子来说是不同的环境,人在不同的环境里根据环境的情况,确定自己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正是人类大脑智慧的地方。我们做父母的,可以想一想,我们在自己在家里肯定会随意一些,看电视,喝啤酒,甚至不高兴了,骂几句。但在上班的地方,尤其领导在时,肯定会表现的有礼貌、规矩一些。孩子跟大人是一样的。

如题主描述的这种孩子的两面性”,应该是由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导致的!

学校是一个小集体,孩子们自尊心强,看到别的同学表现好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也会向别的同学学习,从而表现出自己乖巧的一面,以便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宠爱,很多孩子可能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高兴一整天,孩子们得到的赞扬越多,表现也就会越加出色。所以在老师的眼里,你家的孩子就是一个很积极的学生。

但是在家里就不一样,身心完全放松,没有学习和对比的对象,家长们也不会像老师一样经常表扬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们得不到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也就表现的不会如在校时一样出色。甚至有些家长长期不在家,孩子没有安全感,加上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对,太过于宠溺,就会让孩子表现的不听话

针对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两面性”,建议家长不能过于责怪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多跟孩子互动交流,鼓励孩子分享在学校时的优秀表现,并对此加以表扬。同时对于孩子在家的一些良好表现要及时肯定,通过正面的表扬和引导,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最后对于孩子不能过于宠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判断力,让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勇于承担责任。

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请多指正!

###

很正常的一种表现,就像,很多人在陌生人面前,会安静;在熟人面前,会开玩笑;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所有缺点都会暴露无遗。这是心态上的转变。而且,孩子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家长的尊重是不一样的,老师的要求,孩子会执行,家长的,不一定,而且执行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其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年龄越小,对外界干扰越敏感。

###

孩子在学校听老师的,这是尊重,这是崇拜!心底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师道尊严的情愫。孩子在家里有那么一点不听话,首先要在家长身上找原因,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不会过于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