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阿佛》是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曾获得凯迪克大奖。
沿着那片牛儿吃草,马儿跑的大草原,有一座古老的石墙。
在离谷仓不远的石墙里住着一窝吱吱喳喳的小田鼠。
冬天已经不远,田鼠开始忙着收集玉米、麦穗、坚果和干稻草。
他们白天忙着,夜里忙着,他们全都忙着,就是阿佛例外。
小田鼠问:阿佛,你怎么不工作?”
我在工作啊,”阿佛说,我在为寒冷、阴暗的冬天收集阳光。”
当他们看见阿佛呆呆的坐在那儿,凝视着大草原,又问:那现在呢,阿佛?”
我在收集颜色,”阿佛简单的回答,冬天总是灰灰的。”
有一回,阿佛看起来像是快睡着了。他们责备他:阿佛,你在做白日梦啊?”
喔,不!”阿佛说,我正在收集字,冬天的日子又多又长,我们一定会找不到话说。”
冬天来了。当地一场雪下下来的时候,五只小田鼠躲进了石墙的窝里。
一开始,他们有许多东西可以吃,还有许多笨狐狸和傻猫咪的故事可以说。他们是个快乐的家庭。
但是,一点一点的,大部分的坚果和梅子都啃光了,稻草用完了,玉米也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
石墙里很冷,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然后,他们想起阿佛说过的阳光、颜色和字。
他们问:阿佛,你收集的那些东西呢?”
闭上你们的眼睛。”阿佛一边说,一边爬上一块大石头。
现在我把太阳的光撒给你们,你们是不是也感觉到那金色的光芒……”
当阿佛说到太阳的时候,四只小田鼠开始觉得暖和多了。
那是阿佛的魔音吗?还是魔术?
那颜色呢,阿佛?”小田鼠焦急的问。
再闭上你们的眼睛。”阿佛说。
阿佛说起蓝色的长春花,黄色麦田里的红罂粟,和苺子树丛里的绿叶子。
阿佛说着,田鼠他们清清楚楚的看到所有颜色,彷佛有人把颜色图在他们的心头上似的。
字呢?阿佛?”
阿佛清了清嗓子,停了一会儿,然后彷佛他正站在一座舞台上,他说:
谁洒下雪花?谁融化冰霜?
谁把天气搞坏,谁让天气转好?
谁在六月长出四瓣的幸运草?
谁把日光弄暗?谁把月亮点着?
是四只住在天上的小田鼠,
四只小田鼠,就像你和我。
春田鼠把阵雨拧开,
夏田鼠把花儿画好,
秋田鼠带来小麦和核桃,
冬田鼠,有着一双小冰脚。
我们多幸运,一年有四季,不多也不少!”
阿佛一说完,四只小田鼠拍着手喝采,他们说:阿佛,你是个诗人哪!”
阿佛脸红了,他鞠个躬,害羞的说:我知道。”
阿佛是一只看似懒散的田鼠, 当别人正为寒冬努力贮粮的同时, 他只是什么都不做地发呆、 神游。但是阿佛却相信, 自己正在搜集一些过冬时别人所不能搜集到的宝贝。
果然,大伙儿在石穴过冬的后期,没了粮食,所幸阿佛运用了他所搜集到的宝贝,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里更温暖、更团结,也因此赶走了寂寞。
本书透过田鼠间的互动、对话,与阿佛独树一格的思维,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更切入了孩子在童年时代可能发生的种种相处模式:排他性、英雄式主义以及互助与合作,这值得我们深深体会、细细品味。
《田鼠阿佛》是一本细腻、温情、意境深远的书。回顾故事,想到阿佛,似乎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孩子。 而为人父母的我们, 恰似书中阿佛的家人。
对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刻都是在学习,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 常常以自己的意志打断孩子, 以我们觉得放心与安全的方式要求孩子 , 但孩子的思想, 我们看到了吗?听懂了吗?理解了吗?
阳光”与色彩” ,均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词语”则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自然到文明的进程,阿佛的搜集过程符合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
正是基于对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的热爱与关注, 缓慢于家人的节奏, 使得阿佛有更多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积淀着丰富的内心感悟,终以词语”的形式演化为诗。我们每个人只有吃的、喝的、穿的这些物质食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很多的精神食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幸福美好。
作者李欧·李奥尼曾表示,众多绘本中,他个人最喜欢《田鼠阿佛》 ,因为阿佛就是儿时的他, 总是不太在意别人眼中重要的事, 而整天坐在一旁静静的冥想、做白日梦,独享心灵的美好。为了给和他一样爱思考的孩子一点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他带着一点点自传的意味,创作出《田鼠阿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