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孩子第一次发热惊厥,接下来的几年,几乎没有消停过,感冒发热变成日常,半夜赶去医院急诊也不在少数。
一岁得婴儿疹,两岁多感染手足口,五岁脚上长病毒疣,六岁长口腔溃疡一年多不消停……孩子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被感染,再战胜感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
对大多数家长而言,孩子生病令人心痛,但比生病更让人猝不及防、凌乱不堪的,是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安全事故无大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安全高于一切。
一、异物卡喉:与死神的赛跑。
不到三岁,孩子上托班。一个周末,大人在厨房忙碌,孩子一人在床上玩,气氛祥和。
忽然,卧室传出孩子剧烈的干呕声,呜咽声。不敢怠慢,急急冲进去,见孩子满脸涨红,神情痛苦,干呕不止。
第一反应是,孩子咽喉卡住东西了。
记得书上看见过,孩子异物卡喉,后果非常严重,很多时候来不及抢救,悲剧就已经发生。一念闪过,眼泪簌簌落下。
忽然想起单位安全培训教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拉着孩子尝试做着急救,希望能把异物吐出来。家人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在电话里也指导着救护方法。
大约十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孩子不那么呕吐了。其实过后知道,如果真的卡喉,东西还在喉咙,孩子已经是凶多吉少。
到医院拍片,没发现异物,医生建议回家观察。回家再去卧室查看,床单有少量呕吐物,墙角还发现一枚沾着消化液的一角硬币,那是孩子咽喉被硬币刺激候,条件反射吐出去的吧。如释重负,却满心后怕!
教训:1.家有幼儿,定要时刻关注孩子动态。收好硬币、纽扣等小物件。2.学会海姆立克急救发。二、车窗夹手:孩子比大人更易发生意外。
四岁时,为了带孩子出去方便,我自己开车了。那个周末,打算带孩子去公园湖边玩沙子。
把孩子安顿到安全座椅上,准备打火启动。忽然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赶忙下去查看,发现孩子左手食指卡进了车窗玻璃与车门的缝隙里!一时间乱了阵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向上开启电动窗,不敢。向下开启,也不敢。
恰好同一单元门对门的邻居路过,见我手足无措,试着去拉孩子的左手。一番试探,竟然把小手指拉出来了。可惜,手指被卡的发青,扁扁的像小蛇的头。看着这个手指,更慌乱了。
邻居正好出门,车子带我们到小区门口,帮我们打好车才离去。
到了医院,拍片检查,走完流程。
谢天谢地,肌肉挤压,指骨无虞。
以后开车带孩子,都会绑好安全座椅,跟孩子叮咛:不能乱动自动窗玻璃按钮。以至于后来我没开口,孩子都会先背一遍。哈哈!洗脑多么成功啊!
教训:1.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带孩子到任何地方,首先不能忽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