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文|隔壁工位的夏妈妈

看到有人说在教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我想说说不同的看法。

前几天表妹来我家小住几天,7岁的外甥正好能和我3岁的娃一起玩。这个外甥别的都挺好,能主动照顾弟弟,生活自理能力也不错,但有一点:特别爱生气。

他生气的原因都很小,例如两个孩子一起玩着积木,我娃把他拼好的拿去玩,他就生气了。基本上就是两个孩子抢玩具的事。生气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大多时候根本没进入抢”这个环节,只是玩具刚被弟弟拿走,他很就不高兴的跑开,小脸鼓鼓的像河豚一样鼓满了怨气。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一、忍让

忍让这个词我一直不喜欢。忍字头上一把刀,但凡自己有能力解决的事,是不会愿意忍的,但凡后面没有更大的收获,也不会愿意忍受当前的苦楚。成年人显然都认可这个道理,在孩子身上也一样。

老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开阔天空”,似乎忍让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忍。例如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例如自己面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挑衅。我们要忍,这种忍,是为了厚积而薄发,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无妄之灾。

但请不要什么都忍。几岁孩子的需求,无非是想要吃什么,想要穿什么,想要什么玩具,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注意,这个尽量满足并不是不是无节制的满足,可以参考延迟满足”的方法),这种时候让他过多的忍,就是让他压抑正常欲望。

正常的欲望被压抑能获得什么?当下可能让家长少了麻烦,往后呢?

幼年:好吃的好像要,但是要忍,不能吃;少年:好想当班干部,但是要忍,不能抢;青年:那个工作机会很不错,但是要忍,同学也很需要;成年:那个男孩很好,不过闺蜜喜欢他,别争了,我忍……

你希望你的孩子永远压抑自己,让出自己明明能够获得的一切么?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忍并不是美德,而是为了变得更好而付出的代价。而我们原本想要的,是人性,表达渴望才是正常的。至于能不能得到,要看能力,能力不足,就努力!

总之:能有所收获的,忍!其他正常需求,争取!

就像我外甥,弟弟拿走了他的玩具,他不喜欢,完全可以说:这个是我的你别动,你玩那个吧。”

有人会有疑问,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了,孩子又抢不过对方,不忍能怎么样呢?

这里有个词,叫放下”。有所失,但不会成为心结。

小龄宝宝解决争端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只要另一件事吸引力足够大。在孩子转移注意力不再计较之前的得失后,之前的矛盾就已经放下”,而不是忍了”。事后告诉孩子,把玩具给哥哥玩,你玩这个也很开心是不是?这样,孩子会知道他有很多选择,不会为某一点得失而耿耿于怀。

二、不争不抢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些文章提到某个明星的时候会用不争不抢”来形容她,似乎这是一种美德。

我不认同!

当工作机会摆在眼前,没有任何一个机会是只给你一个人准备的,没有任何一个剧本是只为一个演员写的。就算是量身打造,如果当事人拒绝,照样有人能接手。

不争不抢?从出生我们就在和旁人争取入学名额了,高考更是如此。工作呢?几十个应征者抢一个职位很普通。你不争取么?

对于正常需求,不争不抢不是美德,是自暴自弃!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当然争”和抢”还是有区别的。竞争、争取,没问题,强取豪夺就是另一回事。

我们带两个孩子去划船,他们都很想掌握方向盘。因为我娃很坚持,外甥一有竞争就放弃,我娃胜!在家长干预下,才让外甥也玩了会儿。他们为了抢一个挖掘机玩具真的争执起来,我反而很高兴。两个孩子都表达出了他们的想法,并付诸行动。虽然挖掘机被他们掰坏了……

争,并不是让孩子去和别人抢东西,而是要孩子表达出来自己的需求,并努力获得。例如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让孩子去和对方打招呼,问问能不能一起玩,或是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换。

我一直鼓励孩子争取他想要的,有时晚上娃想和爸爸妈妈去遛弯,我让他去和爸爸商量,争取一下,没准爸今天高兴呢?没争取下来?没事,咱们看书吧。

自己想要的可以争取,但,不强求。

别说孩子,成年人一样要有这种心态,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不遗憾不纠结。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三、分享

分享,很多人都会让孩子学会分享,这是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第一步。这里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孩子爱上分享,而不是强迫孩子压抑自己的欲望。压抑欲望不是分享,是被剥夺。

这里推荐我之前的文:《孩子不爱分享”?转换思路,才能正确引导》有具体的操作方式供参考。

https://www.toutiao.com/i6707887902405165572/

两个孩子在公园玩,表妹买了爆米花分给两个孩子,走着走着我娃一个没拿稳,爆米花洒了一地,外甥马上跑过去把自己桶里的半份又分出一半给弟弟。

这孩子分享的确做得很好,分给弟弟爆米花时很开心。但有时玩具他不想让弟弟碰,他却丝毫不争取直接放弃,一边跑开一边委屈的抱怨:为什么总是给他!”虽然没有任何人开口要求他让着弟弟,他却已经习惯性的忍让。而这种忍让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令人心疼。

我想这是因为家长强迫他放弃的太多,时间长了,他知道抢也没用,明明想要也不再争取,但又心有不甘,只好自己生闷气。

如果这种心态延续到成年,会形成非常压抑的性格,大大降低幸福感。

教育孩子忍让、不争不抢、懂得分享?小心教出个受气包

总结
1.不要让孩子学习忍让,而要让孩子正常表达自己的欲望。学会表达后,再用延迟满足学习节制欲望。2.不争不抢不可行,要让孩子学会争取自己想要的,但也要孩子知道不能强求。3.要孩子爱上分享,而不是被迫分享。

最后,我想给这几点排个序:分享→表达→争取。

分享在最前面,一个乐于分享的孩子,在分享时便不会有忍”这种情绪。让孩子正常表达欲望,并且使用恰当的方式去争取和获得,同时又懂得节制欲望和放下,一个心太积极健康的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隔壁工位的夏妈妈】原创,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