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左撇子改右手,抑制其天生优势,并伴有同侧感官受限风险

儿子天生是左利手,也就是左撇子。

幼年时,家里老人及保姆帮着带孩子,常听他们念叨得给孩子改成右手,不然就会如何的不方便等等。

忙于工作的我们反应过来时,4岁半的儿子已经被强行改成了右手。

我的父亲是左撇子,所以我对左撇子是有些情愫的,总觉得左撇子特立独行——有种很酷的派头!

我先生也是左撇子,幼年被改成右手写字;像先生这样出生时是左撇子,而由于汉字结构所限或是成人的观念所致,很多左撇子的孩子,即便保留了左手做大部分事情的能力,也大多被纠正为用右手写字。

左撇子直到20世纪的1975年,才由美国堪萨斯州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为左撇子国际”的组织后而引发关注。

从1976年起,每年的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世界上只有约10%左右的人口是左撇子,其中女性左撇子少于男性。

生活中左撇子是会遇到很多不方便,近些年因社会的关注,虽然市面上也能买到左撇子使用的剪子、开瓶器、美工刀等了。

但是,生活中很多用品还是没有照顾到左撇子,比如,相机的快门都在右边,汽车的刹车和油门也都在右边等。

关于父亲的左撇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常听见妈妈唠叨,因为爸爸是左撇子,他用过的剪刀妈妈再用时就不好用了。

那个年代,家里的一把剪刀是要用上至少半个世纪的。

以至于我工作后,特别喜欢买剪子当收藏品。

哈佛医学院调查显示:强迫天生左撇子的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仅有5%,其余95%的孩子在心理上产生的阴影会影响其一生。

左撇子在两个脑半球都有语言中心,胼胝体比惯用右手的人大很多。

迫使左撇子转用右手,显然这可能有利于口语表达,但同时也容易引致口吃,不如顺其自然的尊重个体内在使用那只手的倾向。

上小学后,儿子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突显,笨嘴拙舌的儿子常引发误会,或是有话道不出急的自己只会用哭来表达情绪。

但我客观的认为,其原因有男孩子本身发育慢的可能性。

其实,从儿子5岁开始,我就有意识的训练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选用的教材是《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共4册,从4岁至15岁分基础篇、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非常实用的教材。

我上初中时,妈妈给我订阅了《讲演与口才》,并且每天早起要大声练绕口令、朗读报纸。

我延用了妈妈当年对我的训练方式,每天放学路上带儿子练绕口令锻炼口部肌肉,再配合大量的阅读。

孩子姥姥远程指挥,时常电话提醒持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跟儿子坚持了4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后效果显现,儿子参加辩论赛、朗读比赛、竞选班干部等场合时,他的语言表达也成就了他的自信也帮他赢得了荣誉。

守护左撇子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又恰好是天生的左撇子,你是否会选择守护孩子的左撇子呢?

左撇子孩子的书写,确实要比用右手写字的孩子相对付出更多的辛苦。

除书写动作本身,左撇子还要考虑笔划和习惯的冲突,而且左手肌肉会因要避免手蹭脏纸面而更酸痛吃力。

现今,大部分公立学校及幼儿园,从写字之初,老师就要求孩子们必须用右手,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确实需要考虑是否做出必要的纠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旦决定顺其自然尊重天生左撇子的家长,要更多关注左撇子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左撇子与别人不一样,或因为书写过慢被老师批评时,会产生自卑感及对左撇子的厌恶;此时,需要家长及时干预,多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左撇子真的更聪明吗

人们常说左撇子更聪明”,对于这一说法,科学上并无定论。

然而现实生活中,左撇子天才云集倒是真的:达芬奇用左手画出了蒙娜丽莎、丁宁用左手打出了乒乓球大满贯、球王马拉多纳用左脚踢球,还有拿破仑、亚里士多德、居里夫人、比尔盖茨、吉米·亨德里克斯、马克·威廉姆斯等,及历届美国总统中有8位是左撇子,他们是:加菲尔德 、胡佛、杜鲁门、福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以及奥巴马。

网上有个检测你是否是左撇子的方法:在纸上用右手画个圆,再用左手画个圆,如果两个圆都是以顺时针方向画的,那么你多半是个天生的左撇子;如果两个圆中有一个是以顺时针方向画的,那么你就存在左撇子倾向。

个人认为此方法仅供大家娱乐,并无科学依据。

人们通晓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管文字和数字等逻辑思维的理性半球”,右脑主管想象和音乐等形象思维的艺术半球”。

我们认为优势脑半球的对侧感官(眼、耳、手)是优势,即左撇子的人右脑更发达。

其实,优势脑半球也会有同侧感官优势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同侧感官学习受限,如下图(同侧优势模式):

众所周知,女孩比男孩学习语言的速度快。

因为,她们在韦尼克区(是大脑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表现出比男孩更高的细胞密度。

当学生们在阅读押韵字时,结构性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显示男生更多的使用右脑额叶,而女生则更多使用整个左脑,更多结合运用额叶、颞叶、顶叶区域,更多跨越胼胝体的资讯处理。

负责语言和注意力的顶叶岛盖在右脑,女孩更容易接通。

社会倾向于相信,擅长语言和阅读的人智力好,所以成人也倾向于促使孩子尽早的学习说话和阅读。

在入学后甚至更后的时间,男孩还经常无法很好的说话,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男孩更容易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原因。

教育体系中比较偏爱于感官全接通的学习者,即左脑配右眼、右耳、右手优势的学生,占比约为15%。

有研究表明学校中的成年人——老师,75%是逻辑脑,右手、右眼优势,而听觉受限,在紧张下,这种优势模式的人倾向于谈论细节,不去聆听,期望学生们看着他们。

老师也是人,也有紧张甚至更紧张的时候。

必须理性的意识到,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所有孩子都能呼应老师的要求的。

左撇子改右手后的挽救计划

左撇子改右手的孩子,不能发挥他天生的优势,左改右后会发生同侧感官受限的风险。

所以,我和先生从儿子5岁起,开始了挽救儿子的左撇子计划:除用右手写字外,我们有意识训练孩子更多的使用左手;左手刷牙、左手拿筷子、左手打球、左手画画等等。也安排过强化的练习,如每天用左手使用筷子夹花生米50颗。

这个挽救计划,我们也是以年”为单位做准备的。

当初孩子小,我们忙于工作,对儿子欠下的教育债,早晚总是要还的。

爱因斯坦是左撇子,也是右脑优势者。他早期学业失败,其经常提及自己对视觉、幻想而非线性逻辑的依赖。

他说,无论口语还是书面的语言文字,在我的思想机制中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似乎构成我思想元素的,都是某些标志和清晰度不一样的图像,并且是可以随意再生和结合的。

幸运的是,他追求整体学习情境来满足好奇心和理解的欲望,又通过激情的拉小提琴而助长脑整合。

整个世界都得益于他的令人敬佩的洞察,而这些洞察更多源于他内心的图像和感觉,而不是线性逻辑考虑。

现在的学校体系很少鼓励整体性的、直觉的、以图像为基础而非语言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很多公立学校与社会上的所谓的教育机构合作,打着改造”学生家的口号,不计后果的拿孩子当其获利工具。

此时,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前面,阻挡所谓的住校教育专家对孩子的改造”。

任何一个专家的理论都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孩子。

中国教育市场上随处可见的伪专家们,煞有介事的解读被其贴了标签的孩子,不负责任的推销着他们改造”计划。

教育是依据孩子的个性变化情况以微秒的速度”调整的,因此,我越来越笃定一件事: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

只要父母持续学习,不断反省,因材施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可靠的教育专家。

应试教育下,老师被迫要求孩子安静、不动、聆听、交作业——这样学习就发生了吗?

其实,学校有时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比家长要着急、焦虑,特别是对一些精力旺盛或是个性较强的孩子,再遇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带班,这样的组合空气中必将弥漫着紧张、无助与焦虑。

越是这个时候,家长越要稳住阵脚等等孩子,给孩子慢慢来的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成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有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