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懂得学业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让人想到的是家庭的给予。

这个给予分两种,一种是磨砺,一种熏陶。

磨砺往往会在比较困难不易、或者经受过磨难的家庭。

儿子的同学溢,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这个孩子印象比较深刻。

不论是平常测验,还是期末考试,他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学习委员必定是他,五好学生、学习标兵从来没落过。

家长会上,老师提出表扬的往往也有他,并且从来都是认真刻苦努力的代表,让无数对孩子不能懂得学习重要而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家长羡慕不已。

是个地道的别人家孩子。除了学习一级棒,还是优秀班干部,老师的得力助手。

每次遇见他,不论在学校的楼道,还是在放学的街头,他总是会浅浅的一笑,叫声:阿姨好!”

德智体美劳如此全面的孩子,曾让我们无数的家长想向他的父母请教育儿秘方。

而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溢的爷爷,一位六十多岁花白头发而精神矍铄的老人。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直到儿子十岁生日时,邀请了几位同学参加,其中就有溢。

现在回想起来,还留有印象是他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一张生日贺卡,一个用饮料罐自己制作的简易飞船,还有一个可爱绿色毛毛虫的笔筒。

我跟儿子说:这些礼物可比礼品店中买的礼物更珍贵,更有意义。”

生日宴过后,我送孩子们回家,我见到溢的家人,才知道他爸爸有些残疾,靠着维修的手艺经营着一个小店面。妈妈早已离开了这个家。

一直以来是爷爷奶奶照顾着溢的饮食起居。溢是爷爷奶奶心中的宝贝,是这个家的希望!

那天,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孩子如此懂事、如此优秀!

在考取重点初中的时候,他们班录取了4个孩子,毫无悬念的就有他一个,而平常与他不相上下的孩子却一个个落榜。

他就是任何时候都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在任何时候把握好学习机会的孩子。

当然,不得不说,孩子已经懂得家里亲人的不易,唯有靠自己努力学习来改写自己的命运,来带动家庭的命运。

关于熏陶,会在一个平和、稳定、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家庭。

今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令无数家庭羡慕的孩子。

杨晨煜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懂得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营造共同学习的最佳环境。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作为父母,自己做到自律,相互监督,孩子耳濡目染间,养成坚持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陪伴成长,如何让孩子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不易。

恰恰相反,是深深的感同身受!


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初中时成绩一般,中考刚过线,父母为了让我高中能有一个好一点的环境,于是去了外市的私立高中,原因是我有一个亲戚在那所学校任教,方便照看我。

到了学校以后,和预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不能说自己认真学习了,只能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也没有追求,刚开始还有些腼腆,后来和宿舍的同学熟悉以后也开始经常外出上网。因为学校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外出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班主任打电话同意以后才能外出,所以每个星期都是找各种理由出校。

高一的时候没有生物,8科期末考加起来才500多一点,平均每科都刚好及格。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年,似乎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

高二的时候转学了,还是私校,原因是我那个亲戚要自己出来办学,我也就跟着转学了,高二上学期班上14个人,下学期只有8个人了。这一年父母来到了身边,没有机会出去上网了,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打篮球。似乎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依旧浑浑噩噩。

第一个转折出现在高二期末考前,我突然意识到我这样下去好像考不上大学,然后我和父母说我要转学,父母表示支持,但是至于能转到哪里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于是乎我开始复习,参加了离家不远的一所新建公立高中的插班考试,很意外的考了第一名,这是我第一次考第一,不论是单科还是总成绩。更让我意外的是因为考了第一名,学校免除了我的插班费2000元,我第一次觉得学习好有用,还能给父母减轻负担,因为那时候家里比较拮据,2000元是笔不小的支出了。

我如愿转学去了想去的学校,感受到了强烈的学习氛围,但这还不是催生我后来努力学习的动力,第二次转折出现了,高三上学期一般多分时候,我爸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动个手,受了伤,住了院。那周我从学校回家父母都不在家,之前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在我家,我不知道他们来我家做啥,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说话,我吃完饭说是一起上街去转转,我没想太多就和他们去了,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去了医院,才知道我爸住院了,而且已经做完手术住院一周了。一直没敢告诉我怕我分心影响学习,那天我哭了,很伤心,很难受。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回到学校以后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以后的日子里没有去过一次球场,甚至都不曾往球场周围去过。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中午12点下课吃完饭回到宿舍做习题做到一点半,然后躺一会,下午两点开始到教室上课,下午放学就赶紧去食堂吃饭,回到宿舍洗头,每天都洗,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有了白发,每天五点半左右就到教室,开始做题,中途除了上厕所,基本都在教室里上自习,三节自习下课是晚上十点五十,回到宿舍以后洗漱完毕就上床,看书做题基本每天都是在一点左右才睡觉。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即便是高中最后一个寒假,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六点半起床开始做题。后来勉强考上了一个大学。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

读书的重要性无论别人说多少,也许都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的实在。

只有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自己才会努力才会真正的用心。

###

先回答第1个问题,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

01
要经过生活的磨难。

我的邻居,第1年参加高考,没有考上,不愿意再学习了,就和本村的年轻人,一起到外地打工。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冬天寒风刺骨,天寒地冻,还要在工地上不断奔走,肩扛手拉。那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一切都靠人力,一天下来,累得半死。

几个月下来,邻居就不愿呆在工地上了,回来继续上学,从此发奋读书,第2年如愿考上大学。

马云爸爸也参加过3次高考,他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踩着三轮车帮人送书;第二次数学19分,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他就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这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

父母的初衷是爱,而结果是害”。

现在的有些父母百般溺爱孩子,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可孩子根本不知足,也不懂得家长的不容易,还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

举个例子

我姑家的表弟,曾经他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来姑父做生意赔了好多钱,债主天天去他家堵门要钱,就这样花干了手里所有的钱,也没有堵上这个大窟窿。无奈之下,姑姑就和姑父离婚了。

我姑一个人照顾孩子,没日没夜的干活,没人管的年少的表弟一下成了街头混混,学习一落千丈。我爸爸当时看我姑带孩子实在困难,劝说把房子卖了,搬到了和我家一个城市。

有一次我爸发现我表弟特别大声地对着我姑说话,我姑却护着孩子说没事,小孩子不懂事,我爸没说什么。没过两天,一言不合变本加厉的和我姑嚷,吼,甚至想要动手,我爸当场给他来了一巴掌,告诉他下次这样还打你。家庭这么糟糕下不知道体谅自己的妈妈,之后就是让他看看他妈是多么不容易,为了他们受尽委屈。从那以后,看看妈妈没日没夜的干活,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之后到了暑假就去找个暑期工替妈妈减轻负担,平时也不和妈妈顶嘴了,学习也慢慢知道用功了,似乎变了一个人。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只有真真切切的让孩子吃一些苦头,让孩子感受到未来生活的不容易;才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才能明白父母的艰辛。

###

孩子经历了什么后,才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容易?

学习的重要性

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现在5岁多一点,有一次我们去逛超市买了一大推东西,在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把儿子要买的小猪佩奇饼干扫描了两次,那么就相当于结双份的钱,幸好我还没走出超市门,回去找收银员叫她重新结账,多退少补,可是收银员不太乐意,还和我老公吵了几句。结果超市经理来了才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重新扫描,也掉了监控来看,确实是收银员弄错了,后来退了多收的那份钱。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就问我:那个阿姨是不是不懂得算术啊妈妈?”我说:不知道哦,儿子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不像阿姨那样子哦”我摸摸儿子头说,你要记住你说的话哦,从那天之后很自觉的拿起字来写,还叫我教他算术之类的。

理解父母的苦心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有一次儿子跟我们去酒店送布草,那布草一袋袋的,又大又重,我和老公一个搬,一个扶着手推车,要要从酒店地下室送到十五楼去。虽然有电梯,但是也还要搬上搬下的,都是体力活。他爸爸在前面拉,我儿子在后面推,三个人满脸都是汗水。边推车儿子边说:爸爸妈妈太辛苦了,回家我要帮你们俩捶背按摩哦。我和他爸都笑了,那刻虽然很累,但是听到儿子这句话,心里暖暖的,越干越有劲,突然间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虽然他还那么小,但是有这份心,我也知足了哦。儿子知道我们不容易,还这样安慰我们,想想再苦都是幸福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上的宝,但是我们父母不能每天宠着惯着,有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做事,也许做这过程中,孩子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感悟哦,大家说是不是呢?????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

用我和老公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来诠释这个问题。

我是独女,爸妈就职于效益很好的国企大单位,从小在吃穿上我没有为难过。可在学习上我也没有什么主动性。我妈是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她的朋友就是数学老师,化学老师,物理老师,英语老师。平常我妈就会让这老师朋友来我家串门聊天儿,然后轮流到隔壁屋子里给我开小课辅导。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最新的学习资料,只要我一抬手,马上就雪片似地飞过来了,完全是被动的,填鸭式的。孩子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才会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1、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

父母爱孩子这是天性,很多父母都宁愿自己苦点也不愿意让孩子受苦。但过于保护孩子,孩子便体会不到的不易,也就不理解父母的艰辛。

有一位父亲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大学,但儿子并不懂得父母的不易,不思学习,天天跑网吧玩游戏。有一天晚上,儿子照常翻墙外出准备去网吧。他刚翻过墙头便吓得大惊失色退了回来,从此刻苦学习,成了很优秀的学生。

后来同学问起,他才道出了原因,那晚他翻墙看到了来给他送生活费的父亲为了省住宿费卷缩在墙边睡觉。他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开始刻苦学习。

所以父母不必向孩子隐满生活的不易,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不易,孩子才更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老家一个哥哥,儿子今年14岁。这家伙算是最近大火的《哪吒》前半部分了。从小跟着村里面的坏孩子”贪玩,很早学会了抽烟喝酒,上学不上进,经常被请家长,甚至有一次身上没钱了,被狐朋狗友教唆着去超市投钱。

我这个哥哥和嫂子,简直是被这个孩子折腾的不像样子。恼怒过,争吵过,打骂过,甚至哀求过,都没用。唯独好一点,就是上课不再被老师经常喊家长,因为孩子自己也没有面子。

去年底,老家哥在外边打工,受伤了,而且上的不轻,家里面揭不开锅,更没有心思管教孩子了。但是,这个孩子,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既孝顺又肯干。暑假期间,出去打工,给爸爸挣钱看病。

今年开学的时候,爸爸说什么也不让孩子打工了,非要让他上学。目前,这孩子还算稳定,学习也慢慢进入情况。

我想说的是,有时候,孩子遇到重大变故,才能懂得父母的不易和学业的重要。当然,也有被父母教育好的,但那需要很有水平的父母。

###

孩子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是不是必须要让孩子特别经历些什么才行呢?

原则上讲,是这样的!因为孩子任何品质和意识的形成,都是来自于孩子所处的环境和经历。

凭###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是在经历了考不上之后没有学上之后才想要好好学习,是在工作之后才懂得了学业的重要。到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回家看到父母讨好自己的时候才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我是一个身心成熟比较晚的人,到了中考的时候,还不知道好好学习。眼看已经没有学可上了,心里的恐惧油然而生。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人,对于我来说,如果考不上学就要在家干活了。想到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动一辈子时,想要上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幸运的是,那一年县里有一个可以复读的班,只招成绩比较靠前但又没达到中专和高中分数线的学生。我又勉强有学上了。这次可不敢再三心二意了,认真听课,仔细完成作业,精心准备考试。终于,在中考中以全县第七的成绩考上师范。

但那时的学习还有一些功利心在里面。到了工作后,成为一名教师,我才发现,没有知识真可怕。因为有时会被学生问住,哈哈。这时,心智似乎成熟了一些,上进心被激发了起来。越学越有劲,直到后来辞职考研。

年轻时,真的不知道关心和疼爱父母。有时,还会怨他们管得多,怕但又厌烦他们。直到后来,参加工作了。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他们的身体却一天天变得虚弱。每次回到家,他们都会讨好式地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虽然为此要提前准备很长时间。尤其是我也当了母亲之后,体会更深。谁不想把最好地给孩子呢?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每当想到这里,心里总会掠过一丝温暖和伤感。为父母的爱温暖,为他们的老去伤感。唯一能做的,就是盼望他们一直健康,而自己能够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

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