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脾气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图片源自网络

你可能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却不是你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方法用对了,父母不必再发狂、吼叫,孩子也将因为你而不一样。

情绪的本身是与生俱来的。高兴会提高你的注意力,进而会提高你的学习动机进而很容易能激发你的长程记忆。换句话说孩子喜欢的东西,他会更乐意去学,学习效果也会更好,玩中学,学中玩,其实这就是运用到了对情绪的了解,寓教于乐。

难过,可能我们会说难过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其实有的,当我们遇到难过的事情,我们会哭,那这就是生理反应以解除我们的压力。

图片源自网络

所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坏情绪或好情绪,只是会有让我们不舒服的情绪,其实这些不舒服的情绪会帮助我们度过。

情绪障碍,长期生活在某一种情绪里,比如说压力、恐惧,那对孩子的长大过程就会产生所谓的心理疾病、学习障碍或不良的人际关系。所以家长之间不要让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吼叫、吵架的环境中。

如果孩子发脾气时的行为是摔东西、对大人吼叫、打大人,针对这些行为问题,我们的情绪导引的目标不是让孩子不发脾气,因为发脾气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现象,重要的是发了脾气之后你做了什么。

情绪教养的目标是引导我们的孩子认知情绪、学习调节情绪、进而选择合宜的表达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

比如说孩子不喜欢刷牙,他不喜欢做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刷牙很麻烦,那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个时候的感受是生气的,它的名称是生气。所以情绪教育的第一步是教会孩子学会命名各种情绪,这个名称叫开心,这个名称叫愤怒、这个名称叫嫉妒等,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一些绘本通过图片教会孩子学会认知感受和命名情绪,而且是什么事情引发的感受,我们才能事先预防和沟通。

孩子生气时,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当然可以生气,因为你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但当你选择的行为是打人的话,那你选择的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允许的。”往往这个时候家长越是动怒、动粗、打骂,越是引起亲子大战,因为这时候你的行为刚好示范给孩子看,你看吧,爸妈自己生气时就是在骂人、打人,刚好增强了孩子打人、摔东西这种行为去表达他的愤怒的方式。

所以当家长越是平静、越是不被卷入孩子的风波中,孩子越能慢慢的平静下来。

图片源自网络

学会帮助孩子指认情绪。平常和孩子相处中要学会和孩子谈论情绪,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引发我们某一样情绪和感受,越是能够和孩子谈论情绪的父母,他们在情绪教养的路上越是成熟,因为一旦有了情绪名称,你就知道如何处理它后面情绪会产生的反应。

帮助孩子掌握自己的感受。家长有遇到自己不好的情绪和感受时,可以通过沟通和说的方式去缓解,孩子他就会学会大人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同时他也会学会感知别人的情绪。

发展孩子对他人的同理心。情绪发展就是发出对他人的同理心,即感同身受,比如孩子不喜欢妈妈受伤,不喜欢妈妈不开心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长大以后孩子会学会和他人或者另一半在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养成更优秀的人格。

那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情绪发展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大前提就是越是家庭关系稳定,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家庭环境越是平静、温暖和规律,孩子的情绪发展通常也会比较好。但要强调的一点,平静温暖有规律的家庭环境的气氛不代表家人没有意见不同的时候,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互相退让的解决方式,这点很重要。我们在协调让孩子能够跟我们之间有良性互动的基础是我们能不能站在统一战线上找到互相满意的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他这个时候的感觉是生气还是开心,你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是去消除它。坦白的讲就是当孩子的镜子,要如实的反应他的情绪,而不是否定情绪。比如当孩子生气时,你可能会说:有什么好生气的! 这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感觉。你可以换种方式:我知道你很生气,当你做到接纳孩子情绪时,你是在尊重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在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当对方在觉得你不了解我,他的直接的想法就是跟你唱反调,因为你根本就不懂我,你就是在骂我,尽管你的用意是多少良善,他依旧听不进去。

与孩子谈论情绪感受。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跟孩子在谈论情绪事件时,你就是在做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沟通,你会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而且能正确的分析开放式的接纳,而且教会孩子去聆听。

鼓励孩子表达。当跟孩子在亲子阅读中都可以鼓励孩子通过绘本中学会去表达,哦,这个主角会生气,那个主角通过什么方式去表达。

赞赏孩子保持平静、不失控的努力。试着去说反话:我知道如果我没有立即帮你拿东西,你一定会发脾气的。他可能说:不会的。你就要赞赏:真的吗?那现在你等我一下。当然不要等太久,甚至一分钟,你说:你真的没有在发脾气哇,谢谢你等妈妈。这就是用具体的方式去称赞孩子不失控的努力。

图片源自网络

帮助孩子区分感受和行为的不同。当孩子抢别人玩具时,这件事是不对的,你要很诚恳的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要玩这个玩具,但你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甚至可以多加一句话:妈妈很爱你,但你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要去威胁孩子。比如当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当你讲多了讲久了孩子就知道你说的是不算数的,自然他就会不在意。所以诚恳的表达,但你抢别人玩具的行为是不对的,这就是帮助孩子知道爱和行为是区分开来的,就会比较容易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改正过来。

提前预警。比如孩子在外面玩,你可以提前去预警:再过半小时我们就要回家了,你是要像大孩子一样自己走回家还是让妈妈拉着你的手走回去?这个时候家长越是平静,越不要卷入孩子的情绪风波中。

爱孩子,从了解他开始。教养,不必总是筋疲力尽、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