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记忆是孩子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基本手段;伴随着注意力品质的提升,孩子的记忆力获得显著发展。
作为父母,您是否关注过孩子记忆力的发展?是否知道如何有效地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呢?
测测孩子的记忆容量
您可以先带着孩子玩一个谁能坚持到最后”的游戏。
您和孩子分别扮演守护者”和挑战者”。从第一组数字开始,守护者”快速念出一组数字,由挑战者”重复,完全准确为通过,并开始下一组;挑战失败则互换角色,看看谁挑战的数字最长。
通过上面的游戏,您可以大致了解自己和孩子的短时记忆容量,即短时间能记住多少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平均短时记忆广度已有5个数字。
您还可以将数字替换为图片或不同颜色的彩带,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孩子的记忆容量;还可以比较孩子的听力记忆与观察记忆,看看孩子更善于哪个方面。
从儿童的记忆力发展看,进入三年级,孩子的记忆容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并且,记忆类型逐渐从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发展为有意识记忆和理解记忆。
孩子要不要死记硬背”?
人们常常用死记硬背”来指称机械记忆,在某种意义上,死记硬背"具有贬义色彩,指不讲究记忆策略,一味只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被动地应对所有记忆内容。
那么,机械记忆是不好的吗?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还需要机械记忆吗?
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其一,孩子是否需要死记硬背",应结合记忆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在孩子知识与经验能够支持的范围内,应避免盲目的死记硬背;如果超出孩子知识与经验的支持范围,又确有记忆的必要性,则仍需要进行机械记忆。
其二,不能将复述(重复记忆)与死记硬背”混为一谈,复述是一种基本的记忆策略,机械记忆需要复述,理解记忆同样需要复述。
坏心情”会影响孩子记忆
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智力活动,包括记忆。
如果孩子正处于负面的情绪状态中,比如正在哭泣、烦躁不安等,是不适合进行记忆学习的。
人在遭遇负面情绪时,生命动力处于防御和自我保护的状态,孩子的注意力将指向外部的影响源,而不是记忆对象。
如果父母希望通过责备、训斥等方式给孩子施加压力,迫使其更快、更好地记忆,将会事与愿违。
小贴士
无意识记忆:无目的的记忆。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
有意识记忆:有目的的记忆。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成人提出,而后孩子才能主动确定目标,进行记忆。
机械忘记:不解其意、简单重复的记忆。
理解记忆:借助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维活动建立对事物的理解,并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进行的记忆。
(本文摘自朱永新 孙云晓 刘秀英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三年级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