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孩子说话,真的是一门口语技术。说轻了,孩子听不进去;说重了,孩子烦感;说得不当了,搞得亲子关系很僵。
这些年跟孩子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下,下面这10种话,是孩子不爱听到的。平时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些雷区。或者换个其他孩子比较容易接纳的句式来说。

比较的话
你看诺诺多懂事,哪像你……”家长教育孩子时,喜欢找个榜样作参照物。【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往往是越比较,越将孩子的自信心比没了。
恐吓的话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啊……”这是家长生气时,使出的制服孩子的杀手锏。尤其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判断力尚不成熟,你明知自己是在吓唬他,但孩子当真了。他们受到了惊吓。这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指责的话
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当孩子犯了错,难免遭到指责。而过多的指责并收不到什么实质的效果。不妨换个角度,让教育拐个弯,不直接指责孩子的过错,而是告诉他正确的做法。相信,孩子渐渐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

命令的话
家长时常动用权威命令孩子做事,比如命令他吃不喜欢的食物……其实谁都不喜欢被强迫做事。家长应该多用商量的口吻,也给孩子一点点权限。一味听令行事的孩子,会限制了他的自主能力。
挖苦的话
谁让你……活该!”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是伤心的。孩子也有感情,也会伤心。有时,家长应该真正站到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
欺哄的话
随口许诺孩子下次……”、明天……”,但过后就不认帐或赖帐了。信任是相互的。当孩子经常性受你欺哄,要么他不再信任你;要么他自己也成了那样的人。

说教的话
特别是妈妈的唠叨,有时很令孩子烦感。孩子确实需要教导,但要适可而止。凡事,过而不及。
诉苦的话
为了你,我……”这对孩子是一种心理压力,孩子也怕辜负家长的期望,背负着您的辛苦付出,会让他变得敏感而不自信。
预言的话
别摔倒了……”这种消极的预言,会像一个魔咒一样灵验。本来孩子可能在毫无恐惧的情况下,能做到的事,经你这一暗示,他多了份谨慎和胆怯,便真的摔倒了。
粗鲁的话
个别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傻瓜、你是不是想挨揍”之类的话,这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时,粗暴,远没有温柔的话,更有说服力。

跟孩子好好说话,说孩子喜欢听的、能听进去的话,也是我们需要注意和学习的。
每家的孩子都不一样的脾气,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脾气和性格,去跟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