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陪在孩子身边的大多是手机、电脑、电视而不是父母,他们独自玩耍,独自排解情绪,变得越来越孤独。
中国孩子面临的现状是缺失的父爱,焦虑的母亲。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沟通,越来越闭锁自己的内心。玩伴越来越少,孤独感越来越强。
缺少陪伴或者陪伴质量不高的孩子会产生孤癖情绪朋友艳丽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她就发现以前活泼好动,思想维活跃,总是吱吱呱呱的孩子突然变得安静了。
现在孩子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几小时不岀来,也不爱说活了,以前放学一到家,就要找小表弟玩,现在连小表弟家也不愿去了。
艳丽很焦急,和孩子沟通,问他为什么突然如此安静了?
孩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现在不大喜欢说话,不喜欢吵吵闹闹的地方,没有别的原因。”
艳丽夫妻俩自己开店,平时生意很忙,很多时候周六周日也腾不出时间来陪孩子。
于是孩子放假就给他一台手机,送他送到外婆家。
渐渐孩子越来越孤僻,不爱说话,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一回家就把自己关闭起来。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是名义上的陪伴,实质上是孩子在看电视、玩玩具而他在一旁看手机、打游戏。
没有陪伴就意味着没有沟通或沟通较少。渐渐地孩子习惯了自己玩,自己解决问题,逃避沟通交流,也不愿结交朋友。导致孩子的社交商低下。
社交商低下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的凯西.柯恩著有一本名为《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中指出:
一个社交商低下的孩子,对于他来说解答一道复杂的数学难题比和一个朋友来一场普普通通的交谈要容易得多。
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在人多的场合会充满了压抑和孤独感。
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同伴的友谊,孩子会感到孤独、困惑,感觉与世界格格不入,这些都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社交商低的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抑郁和社交恐惧症。
知乎有个网友问:社交恐惧是什么感受?
网友yoyo的经历道尽了孤独的辛酸,她说:
我小的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非得要生一个弟弟。所以就把我交给奶奶照顾,虽然奶奶对我很上心,但是我常常感受到孤独和无助。所有的心事我只能自己默默守护。
渐渐我变得内向不爱与人沟通,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成年。
我怕人,怕接电话,连朋友圈也不想发,几乎不交朋友,平时活动范围只限于家和公司,能用文字沟通的绝不打电话。
第一次找工作也因为害怕得一夜没睡所以放弃了。
所有人都要通过沟通和这个世界取得联系。对于孩子而言,学业和社交都是同样关键的。
社交商高的孩子能够很快融入陌生环境,能读懂别人表情,能根据别人给出肢体语言,决定自己的行为。

社交商高的孩子还特别自信。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商
要提高孩子的社交商需要父母共同努力。
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商,柯恩博士提出父母就是孩子的教练。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开端,让孩子学会控制愤怒情绪、化解冲突和矛盾、管理压力问题、提升自我尊重、读懂社交信号、学习沟通交流、主动加入伙伴当中。
父母要把孩子社交的问题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引起足够重视,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波动情绪,及时给予关爱才能有利于孩子社交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