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求学阶段:每个人的社会分层已经开始了

有些人说,现在的养老、住房、教育、医疗,都是重大问题。

有些人说,实际上,教育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从求学阶段开始,每个人的社会分层已经开始同步进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意识到了还是没用,你都已经被社会分层、定位、淘汰,让你处在一定的位置了,只不过这个位置相对来说是动态的。

虽然每个人的起跑线都是家庭,都是家长,但是家庭不一样,家长也不一样,因此我们的起跑线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分层的过程中,起点是不公平的,这是天生的一种不公平,我们就不能责怪谁了。生在哪个国家,生在哪个地方?父母是谁?这都是一个人无法选择的事情,那就认可吧,接受吧,多多发挥后天的努力作用吧。

即使家长水平差不多,家庭环境差不多,对于同样家庭的孩子来说,个体也是有差异的,孩子的天生资质不一样:有些智商高,有些智商低;有些身体好,有些健康状况比较差。由于孩子的后天接受教育的托儿所不一样,所以从托儿所开始,孩子已经被分了层次了。有些孩子上的托儿所每年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孩子学习多种语言,有开放式的思维,是面向全世界的。有些孩子上的托儿所,每年也就三五千元。有些孩子家里太穷,上不起托儿所,跟着爷爷奶奶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时期。仅仅根据孩子在托儿所的投资的多少,学习内容的不同,培养方式的差异 ,就可以把孩子划分为好几个档次,让孩子处在不同的阶层,这真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情。

小学阶段也是这个样子。父母比较优秀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的情况下,孩子接受的小学教育也是相当优越的。父母言传身教,孩子本身喜欢学习,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上的小学一般也是国际小学,或私立学校,或者是当地的名校,有大量的名师。有一些家庭环境比较一般的父母,也特别努力,重视孩子的小学教育,在言传身教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成绩优秀,同样可以考入当地的著名的小学,获得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至于一些比较贫穷的家庭,或者父母为了生存东奔西走难以自顾的家庭,或者父母离婚的家庭,或者纯粹由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家庭,那些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能够按点儿吃上饭就不错啦,能够穿上合时令的衣服就不错了,能够有学上就很好了。因为父母太忙碌,或者没有时间管孩子,或者没有教育孩子的理念,爷爷奶奶精力不够放纵孩子,所以孩子的成长在小学阶段,有好多空白。孩子容易形成自我放任的不良习惯,在学习方面出问题——没有形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在做人方面出问题——和别人相处的过程总是带来麻烦和害处。这些坏的习惯如果形成,以后要再纠正,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我们看到,小学教育也是定位和淘汰学生的一个过程。有些学生小学非常优秀,小升初的时候成绩也非常优秀,可以到比较出名的中学,继续上初中,照样优秀下去。有些孩子在小学已经被耽误了,学习一塌糊涂,坏习惯养成了不少,好习惯没有养成,长了一身的毛病,成了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症状,在学校让人厌恶,给同学带来各种干扰破坏,给老师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在家里家长也无可奈何,孩子似乎无法无天了,为所欲为了,让大人也不得安宁。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上小学的时候,每个小学生都被排了个队,划入了不同的群体,归入了不同的圈子,处在不同的档次上。不同档次的初中,将会接受这些不同档次的孩子,大体上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很公平。

初中高中也是一样。家境优越的孩子,学习习惯好的孩子,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一路顺风,初中很优秀,高中很优异,上的都是名牌大学,发展潜力很大,前途无限。从精英的预备阶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孩子容易成为未来的精英人物,统治这个世界,统治这个时代,管理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物,当然获取的也是其他人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十万倍不止。

至于学习一塌糊涂的那些孩子,养成了好多坏习惯的孩子,初中学习就跟不上了,往往提前辍学了,或者上了技术学校,或者后来上个普通高中,也是混出来的,以后继续上职业学院,以后走上社会,只能在收入低的底层工作了,大多从事的是比较辛苦的体力劳动。他们自己过得也不好,很难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也很难把孩子培养好,于是造成了一个叫人看起来很痛心的现象,就是让贫穷遗传,贫穷的父母生下了可能继续贫穷的孩子。

现在有一个叫人很遗憾的事情。就是好多学校不敢放开管理学生,好多老师不敢惩罚学生,大家都哄着惯着欺骗着孩子,安全第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结果把孩子惯得不通情达理,不守规则,不负责任,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没有成家立业的能力,甚至没有底线,学习方面也不能吃苦,没有闯劲儿,叫家长很担忧。实际上这些捣乱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孩子素质极差,在学校里边让同学不得安宁,让老师也头痛不已,因为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失败的,几乎是无效的。结果本来可以转化的大量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一塌糊涂的孩子,被无情地推到了社会上,被迫承担生活的重担的时候,往往自己生活很不好,往往还要给亲人添麻烦,给社会带来负担。

从整个成长过程来看,这个就叫自作自受,这个就叫报应,这个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智慧仍未雨绸缪,愚蠢人得过且过。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选择,在人生的成长阶段,表现的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