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仟叶教育:每天辅导孩子写作业,是喜还是悲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家长:每一个辅导孩子写过作业的父母,心里都会感叹出几个词: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人在心不在,不自觉,不盯着就不写……

孩子写作业各种借口,三心二意,坐了两小时才写16个字,父母急的浑身难受。推一把,进一步,父母不监督,孩子就原地不动,如果可以,父母真恨不得自己把作业写了。

父母放下工作,不顾身心疲惫,全心全力辅导孩子写作业,不是希望孩子学习越来越好,写作业速度越来越快吗?为什么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呢?请大家和仟叶小编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父母下大力气辅导孩子学习,并非明智之举。

大多数父母,都不从事教学工作,既无专业知识,也无实践经验。所以,父母辅导孩子学习往往不得法,付出很多努力,孩子却收获甚少。父母辅导孩子效果不好,就会非常急躁,说些刺伤孩子的话。孩子呢?也针锋相对,反唇相讥,最后搞得双方都很受伤。

二、关心则乱,对于自己的孩子,父母难免心急,更容易情绪上头。

对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客观的分析,然后妥善处理。但是,如果出问题的是自己的孩子,就很难理性看待了。比如,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忽然考试不及格,拿着59分的考卷回家。

作为老师,可能会分析:1、孩子没发挥好;2、这次题真的太难;3、孩子有什么事影响学习了。可是,作为父母,看到不及格”,第一反应就是生气,气疯了,哪还能思考?

三、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个很慢的过程,如果每时每刻盯着,难免忍不住出手相助”。

有一首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说的很形象。孩子就像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努力的慢慢往前爬。父母不能走太快,因为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了。你催它,唬它,责备它,拉它,扯它,踢它,都没有用。倒不如转开视线,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从容的成长。偶然一回头,才发现孩子已经倏忽长大,成了一个懂事的年轻人。

四、对孩子来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好奇和快乐,学习最大的奖赏是成就感。

孩子是否喜欢一件事,取决于反馈。举个例子,最开始的时候,学习和玩手机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后来,学习总是伴随着催促,责骂,不开心。而玩手机呢?总是很兴奋,父母越阻止,反而越着迷。慢慢的,孩子就不喜欢学习,而特别喜欢玩手机了。学习也有同样如此,细心及时夸奖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他会从中得到兴奋感。

五、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发挥最好,投入过多,希望太大,反而影响发挥。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习也是一样,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虽然支持,但不要压力过大。像郎朗的爸爸,一发现孩子弹琴的天赋,就立刻辞掉自己的工作,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

全家人都指望孩子有出息,然后带着自己出风头。孩子背负这么沉重的负担,怎么能快乐?怎么能爱学习?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还债,被迫还父母的债而已。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家长: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定要明确,孩子写作业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家长。学习的任务在孩子身上,学习的动力也应该来源于孩子,父母只是辅助、引导。父母提供帮助,交学费,买文具,解答问题就好,而不是无休止的催促。把学习的管理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操心,解放孩子,也解放自己最重要。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