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用生僻字给孩子起名字的中国家长是咋想的?

刚刚开学,一份小学生的名单在网上广为流传。看现在孩子的名字让人头大,充斥着生僻字,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过半孩子的名字中有生僻字。这些字咋读?真是难为老师了。

咱没当过父母也不知人家咋想的。是附庸风雅吧?可看看那些个笔画贼多,不好写更念不出的字,这风雅附庸得太过头了吧?!步子跨大了?但凭一些常识和对名字的理解来说,名字无非是听起来朗朗上口,看上去文雅且有内涵。照赵本山小品中的要求是既响亮又文雅。凭汉字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单字还是双字,取个好名字并非难事。

名字的用处是方便人际交流,好听好记,有个性有辨识度无疑更好。可那些父母费尽心思整个没人认识的生僻字,别人根本不会读,没准上户口办证啥的都没法录入电脑。这哪是方便人际交流,分明是徒增人际间的障碍。

从美感上来讲,那些几乎被淘汰的汉字突兀地出现在姓名一栏里,甚是尴尬。汉字系统里有许多异体字,在几轮筛选中自然被淘汰了,或许它有美好的寓意和意境,但在现代汉语中有替代者,况且它字划繁复,难以书写,为了个别人的名字再起用起来除了负担没有意义。再说了追求个性化跟是否生僻没有直接关系。如果硬拿生僻当个性那未免太天真了。

人为制造麻烦,添堵罢了。还自认为惊艳了不得,恨不能给自己跪了。看呐,老子起了一个绝前空后的牛逼名字!怕只怕等过些年,孩子大了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品出味来了,抱怨起来如何是好?当然了也可能是大家用得都是生僻字,出于从众心理,那时孩子也心安理得了。要尴尬,大家一起尴尬。嘿,得,这一代父母赢了。那么,他们可以和建国缓朝国庆那一代人抱头痛哭了。

我相信父母的初衷都是想给孩子取个别具一格的名字。包含着父母的对孩子的希冀寄托,诸如梦想志向抱负之类的美好。但生僻字真不是体现个性美好的好方式。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常用字不代表庸俗。质朴,上口,不哗众取宠故意博眼球,别光想着名”不惊人死不休,普通的常用字一样能够让名字非同凡响。

邓小平”这名字够平实吧,但没有人觉得这名字不伟大。马云”简单常见,可马云作为现在的商界领袖、中国首富,有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想成为第二个马云啊?这名字在全中国掷地有声,比那些什么梓啊轩啊如何?逊色了吗?

不是说邓公、马爸爸名字有多好,而是顺便说明一下常用字也可以是不错的名字。以汉字的创造力来说,常用字是能够满足孩子取名需求的。真没必要费劲吧啦地捞一些生僻字填充门面。

古龙在给小说人物起名字时,也是极其简单明了。像什么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王动、郭大路、花满楼、阿飞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是常用字,简单极了,甚至有些粗俗随意。可每一个人物却个性鲜明为华人世界所熟知,记忆,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到底是人赋予名字生命和灵魂。小说人名仅是个参考,看眼下的情形,但凡摒弃刁钻冷僻,稍微正常点的名字大约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