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鼓励、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无利不起早”
(探心猫APP真的是一款适合父母学习的家庭教育平台,教你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利不起早这句话,其实在坊间流传的十分广泛,说的意思,大概就是人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这句话用在成人身上,并没有多大的贬义,甚至常常被用于笑谈,毕竟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是迫使自己不停的赚钱,来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如果这句话印证在孩子身上,那将会十分的可怕。
有一个叫做天天的小朋友,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对于家长指派的一些任务”并不是十分的愿意做,就比如说,天天的小学老师,要求孩子们每天做一件家务,但是天天并不是十分喜欢做家务,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天天本身对家务的概念比较模糊罢了。而妈妈对于天天不做家务的理解,却产生了偏差。
在妈妈的眼中,一些简单的家务,就比方说扫地等等,是很容易完成的,天天不可能不会。而在天天眼中,并不是不愿意扫地,而是觉得自己对于扫地完全不懂,不知道怎么扫最好,不知道哪里需要扫,另外,也唯恐自己做不好,会遭到妈妈的训斥或者是让妈妈失望。
综合这些因素,为了不受到来自妈妈的训斥,不让妈妈对自己产生失望的心理,于是天天就采用最原始简单的办法:无为则无错。
面对这样的孩子,其实家长只需要耐心的陪伴孩子一起打扫,就很可能会完美的解决,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会学习大人的样子,从而不但会做家务,而且还会觉得做家务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天天的妈妈却并没有明白天天为什么不做家务,而是将成人不做家务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也就是无利不起早”,没人给我利益,我就不会干活。
之后,天天的妈妈就开始使用一些对天天有吸引力的东西来让天天做家务,而天天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能懵懵懂懂的去完成妈妈指派的任务”,在妈妈眼里,虽然孩子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已经开始会做家务了,也是很开心。
殊不知,时间一长,妈妈就发现,只要自己要求天天做任何的事情,天天必然会进行讨价还价”,甚至一些需要天天自己完成的洗脸”刷牙”穿衣服”等等,天天都会和妈妈讲条件,这让妈妈深感疑惑,甚至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到,天天变成这样,其实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所以说,鼓励孩子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要使用正确的引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较好的方式之一,而利益驱动”则是一个十分具有风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