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你几招,治孩子撒泼打滚很有效

开学第一天,小伙伴娟子带的是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孩子们和家长告别时,没有哭,都很勇敢。

家长离开一节课后,有个男孩在课上哭了,原因是想妈妈,娟子耐心地安慰了半天,孩子更加委屈,情绪失控。其他孩子已经开始有人嘟囔,我也想妈妈了,为了防止情绪感染,娟子决定带他去办公室坐一会,可是男孩更加不愿意。顿时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就是像你在商场看到孩子躺在玩具专柜前大哭那样。

刚带班的娟子懵了,不知如何是好。

相信,这不仅是老师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长朋友的难题,孩子撒泼打滚,我该怎么办?

不要着急,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必须要淡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

首先,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一、欲望未得到满足

我们经常在商场玩具专柜和儿童服饰区、超市零食区,看到宝宝非要买玩具或者是衣服、零食,父母因为某种理由没有答应,于是就出现了孩子拿着东西不放,穿着衣服不脱,躺在地上打滚儿……各种分分钟让父母想把他重新塞回肚子里的举动。

这其实就是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因为孩子年纪小,思想直接,产生欲望就想得到满足。而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家长会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理由满足不了孩子。

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孩子便会大哭来表达这种不被满足的痛苦,或者用哭来反抗。

二、情绪失控,无法抑制

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是对周围环境感觉非常敏锐。

前几天,我去给头发打了个蜡,透明的。回家后,芒果就一直看着我笑,然后说唉~妈妈头发”。原来小家伙发现了不同,而全家只有他发现了不同。

敏锐的感觉,让他们往往对很多事情,比我们成年人更反应大,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情绪失控。

比如想妈妈的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就是在新的陌生环境中,缺乏安全感,想妈妈来满足安全感的要求,可妈妈不在。于是情绪失控,躺在地上大哭。

三、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2岁以后情绪就非常丰富了,但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常常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于是开始出现撒泼打滚儿的行为。

一个朋友的孩子,特别爱干净,所有东西都井井有条。一次,她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玩了,放回去的时候,放错位置了。她一直在强调,朋友当时没有注意,后来她就开始大哭,那种程度,虽没有打滚儿,但还是大家惊讶。

这就是因为习惯被破坏,意见不受尊重,产生了一种挫败感和愤怒。最后,化为大哭大闹宣泄出来。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环境远比遗传因素更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家庭成员在遇到不如意就撒泼打滚儿的话,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她心里还没有对错之分,面对同样的情况时,也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小区里有个小朋友,大家都不和他玩,因为他经常会抢别人的玩具,如果没抢到就开始撒泼打滚儿。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陪着孩子的奶奶也是这样的人,老太太之间偶尔拌拌嘴,她就会撒泼打滚儿。大家都丢不起这人,敬而远之。

面对这样的情景,家长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一、采取冷处理

比较冷静的父母,会对孩子置之不理。想等孩子自己发泄完,再采取措施,这个时候他什么也听不进去。初衷是冷却孩子的情绪,但孩子不懂。

孩子会因为你的冷处理,变得内心没有安全感,其实这种比对孩子大吼大叫更能伤害孩子。因为冷处理最有可能被孩子理解:他不顺从你,你就不爱他了!”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二、暴力制止

有的家长,在经过几次反复地劝哄依然无效后,耐心耗尽,开始炸毛。

厉声呵斥,巴掌扇过去,脚踢小屁股。这个时候多半是经过几轮较量,孩子就会闭嘴或者更加哭闹得厉害。

美国心理学专门研究,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中。其中就有说过:如果是孩子哭闹,撒泼,耍赖,那只是孩子的问题。如果父母也上了情绪就是双方的问题了。

这样会让孩子压抑不表达情绪或者像家长一样暴躁。

三、讲条件妥协

因为害怕孩子哭闹,特别是公众场合,面子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想孩子和我们都很抓狂,所以妥协是迅速止哭的好办法。

孩子把哭闹当成有力武器,他需要是什么,都以哭闹解决。从而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规则意识,为所欲为。

家长如果采取以上一些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后患无穷。只需注意以下几点,事半功倍。

一、共情安慰

孩子无论是因为哪种原因哭闹,都是当时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但因为一些原因不可以,心情肯定是低落的、伤心的、生气的。

首先要共情安慰,让孩子明白你是爱他的,关心他的,能理解他的感受的。妈妈知道,你现在感到生气,如果是妈妈碰到这样的事,也会生气的。

二、事后沟通

在孩子情绪稳定后,跟孩子聊聊,了解他哭闹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家长就明白孩子是什么情绪,在孩子即将爆发前,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三、情商培养

孩子哭闹很多时候,是面对当时所处的情况,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助。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是讲绘本故事,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做;另一种是在平时他出现一些小情绪时,及时引导。小不疏则大堵。

孩子看似无礼的行为,都是无助的表现。需要我们家长去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