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教育经验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麦吉方舟少儿教育原创

麦吉方舟关注5-12岁少年儿童的思维训练,探讨如何在儿童阶段以场景化体验、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数理思维与策略思维模式,进行人格塑造与思维培养。我们不仅关注提高孩子的知识量与未来学习成绩,同样关注如何启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孩子自己掌握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幼儿本身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不过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发育完全,所以认知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自控,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保持这种好奇心,还需要家长多方面努力。

麦吉方舟在从事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总结了部分经验,希望和大家探讨!

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游戏是学前幼儿的主导活动,能够以安全而有趣味的方式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且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各式各样的身体活动和头脑思考,锻炼身心机能的发展。

完成游戏的孩子非常有成就感:

多观察、接触身边事物

幼儿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来认识外界事物,接触的具体形象越多、形式越多样,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就越丰富。家长需要辅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到户外、大自然中,尽量多地观察感受,在看、听、触摸、表达等过程中,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实践能力。

用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动植物:

鼓励孩子动手尝试解决问题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积累知识的场合,更要鼓励他们将自身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自己试着解决一些生活小事。当孩子发现自己记忆和思考的东西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就起到了触发他们自我成就感的良性作用,使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更加强烈。

孩子很喜欢和家长一起做事:

做手工也是非常好的实践方式:

有意识地提供探索与思考的机会

在带领孩子游戏与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为孩子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知识性游戏、思维训练游戏,向孩子提出问题,请孩子帮忙”等手段,都可以引诱孩子乐于参与、思考,为他们开启更多求知的途径。

家长与孩子共同使用电脑请教他人解决问题:

利用技术交互手段可以使益智游戏更加富于趣味:

用卡通动画搭配数独游戏收效很好:

麦吉方舟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思维训练,欢迎关注点赞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