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英
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的朋友。我是一名80后宝妈,孩子今年13岁,是一名初中生了,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称职的妈妈,自从儿子出生,我就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儿子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在我的眼里,我的儿子是一个特别优秀、聪明孩子,不乏也是一位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熊孩子”。
01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了解过我们的孩子?
02真正知道他(她)现在脑子里目前正在想什么吗?
03你知道他(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04你知道他(她)准备干什么?准备去哪里?……等等。
评论区有一些父母在抱怨,我们当父母的其实很难啊,其不知当一个小孩被父母的认可却更难,是不是你也曾经有过这种想法,谁让他是我儿子呢,谁让她是我闺女呢?没办法,再难也得扛下去,怎么扛很关键;
很多家长,动不动就找一大堆理由,这孩子就是不学习,一谈到学习我就生气,一辅导就鸡飞狗跳,不要老找自己的客观理由了,一些所谓的原因了,什么我们没空,我们没时间管他(她)之类的话。不管你怎么样,你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你的问题,我家熊孩子”也林林总总出问题,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我是怎样对待的呢?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研究小孩和研究我们自己是一样的,怎么能让对方以最直接简单的方法把问题解出来很关键。有的家长半开玩笑的说,我没当过家长啊,哈哈,难道我当过吗?也没有吗?生活就是最好的教师,我相信你会很认同我的观点,榜样的力量是何其的重要。
同频才能共振就是这个道理,偶尔学会示弱、向他请教问题也是非常不错的,就好比你碰到一道数学题,并不是你不会解,而是你要想方设法让他(她)帮你来解决,让他(她)有一种满足感,让他觉得我也非常棒,爸爸妈妈也有问题请教于我。
多数家长却是这样的,咆哮着指着问题说,这你都不会,上课就都干什么去了,你没有好好听课吗?这不就是小学5=4+()问题吗?数字换成了A,B求C你就不会了,你这个……之类不好听的话语就接二连三的出来了,家里的战争开始了,痛苦吧!杠上了吧!想想我说的方法,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做父母的要有耐心,更要虚心的蹲下来像孩子们请教,不要总高高在上的样子。孩子累,家长也累,何必为了一丁点小事就起冲突呢?您说是不是?
看着孩子健康成长,成绩直线上升,是每个做父母都期望的,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都能得到实现。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面临着失望。上初中的孩子会学习一下思想道德课程,面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的觉悟和思想,不再像小的时候对唯父母之命是从,甚至有时会因为一丁点小事和父母顶嘴,赌气、争论或谩骂。没结婚的或是没有孩子的不要恐惧,不要害怕,孩子成长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想想我们的小时候,有何尝不是如此。如何面对和解决与孩子的正面冲突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很多父母总是给孩子高高在上的感觉,总以自己长辈的身分,对孩子通常使用命令、权威的口吻:你要听话啊”、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应该按我说的办”
问题发生时,想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反应为什么会如此激烈,我们的反应是否有太过激的行为,反思自己真的很关键,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犯错。
生活中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不管发生什么问题,一定要学会冷静,三分钟后再解决也未尝不可,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要正面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
有的时候真的不一定是孩子的错误,学会向孩子道歉,做父母的觉得不好意思,很为难,错了就是错了,告诉孩子妈妈错了,你可以原谅妈妈吗?如果家长能真诚、坦白地对孩子说:对不起,我刚才态度不好。”要让孩子体会到你的信任、爱、平等和适度的尊重。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得更大度、更诚恳。这时,再同孩子讲明事情的原委,孩子就能较容易接受,也真正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亲近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更近了一步,孩子会犯错也教他正确去面对,是不是很好。
总结一下:正面冲突时,让你与对方(不管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的另一半)少刻冷静后,诚恳地向对方承认错误,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以后该怎么做,以后还有面对社会,不应该像上述的某些家长那么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或另一半;学会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关键。
在此,我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孩子处于什么什么青春期,叛逆期,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你人生中必然要走过的一段路罢了,这是生活中一个在寻常不过的事情罢了,一切事都是世间平常事,不执著,不妄想、不贪念,你会变得更好。
作家刘同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就应该放到自己的身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人身上”。
父母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有改变的可能。
本文由张伟英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共同探讨生活琐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