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莓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宝爸宝妈们平时没事总喜欢逗宝宝:宝贝,你说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呀?”,这个问题听起来是这样的耳熟,我想几乎在每个小家庭中都会发生。
殊不知,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一句问话,对于发育期的宝宝来讲,若是常常面对这样的问题,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那么,谁好”的问题究竟透露了父母怎样的心态?又会对宝宝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宝爸宝妈们可能都会有意无意的向宝宝问出这个问题,而且互相间的内心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把名头指向自己,想知道自己在宝宝心中是不是更胜一筹。
为什么宝爸宝妈们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这是一种爱的争抢战,父母双方都想在这场战役里赢得宝宝的心,想证明宝宝更爱自己,这是内心与对方的较劲,也是出于自己的私心。
当夫妻双方都比较有胜负心的时候,争强好胜,希望自己在家里说了算。这样的相处模式中,对宝宝自然也是想掌控在自己手里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庭地位不趋于平等状态,男人平时工作太忙不着家,男主外女主内。或者是妈妈的赚钱里执行力更高,说一不二的女强人性格,男人在家里地位没有主动权。这样就很容易通过宝宝来体现这个情况。
这其实是反映现代家庭每个现状的根本问题,有很多家庭出现矛盾和裂缝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种争宠”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在我们大人来看或许不算什么,就是脱口而出的一个随意的问题,但是或许在孩子心中不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宝宝被问到这个问题之后,会仔细的思考,然后心理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个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影响。
1.让孩子不得不迎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总是问孩子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的时候,孩子说妈妈好”妈妈听了甚是开心,说完便奖励了孩子一块小蛋糕,在宝宝的脸上亲了一大口,孩子高兴地接了小蛋糕,开心的吃了起来。
父亲下班回家之后,孩子想和父亲亲近亲近,可是碍于妈妈在家,刚和妈妈说完她最好,怕伤了妈妈的心,孩子就把想和爸爸亲近的心思打消了。这样妈妈就不会失望了。
宝宝们的内心深处是需要爸爸妈妈的爱的。但是当宝爸宝妈们问道到底谁更好?”的时候,宝宝们还小,不太懂事,心理的想法还不成熟,就仿佛觉得是你说一方的好,一方才爱你,才会对你好,你就不能和另一方好。”
这会让孩子们觉得,爱是一定要做出选择的,与此同时,宝宝们为了讨好父母,得到父母的爱,去说一些做选择的违心的话。
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感受不到什么叫做真的亲情,什么叫做真的爱。还会因为不会爱,而产生一些心理负担,甚至会对宝宝未来的心理发展有影响。
2.容易使宝宝形成心口不一的性格
父母争宠”,会导致宝宝的判断思维标准从按照亲密度排行过渡到有奶便是娘”,多次强化之后易形成见风使舵、心口不一的性格,这样的宝宝容易遭到同伴的孤立,也会给他带来负面的评价。
长大后,还有的宝宝挖空心思去揣摩大人的心理,专说让大人高兴的话。在他们看来,犯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讨大人欢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
3.让孩子的心理产生矛盾
果果,你说说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啊?”果果的二姨抱着果果问。果果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玩着手里的小玩偶。果果,二姨问你话了,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果果好像还是没听见似的,挣脱着,好像不喜欢二姨抱了。
这时,果果的妈妈在一旁正期待着果果的回答,见果果不理会,便对果果说:二姨问果果,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果果怎么不说啊?”可是,妈妈的话音没落,果果却哇哇地哭了起来。
其实,果果遇到的问题与妞妞的类似。本质上,都是怕失去父母的喜欢和爱。只不过,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妞妞学习到的方式,是迎合”讨好”这是一种比较主动的方式,而果果内心很矛盾,所以,他宁肯回避”这个问题。同时,他的哭也是给成年人提出了抗议。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让孩子误解在父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内心会暗自期待,宝宝会说是自己好还是会说是对方的好。
无论是刻意的去问还是随便问问,这都是一种夫妻双方和宝宝争宠”的形式,换句话来讲,这是夫妻俩在衡量自己在宝宝心中地位的比较心。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比较”的心理呢?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有这种心理,只是因为自己在爱中的攀比,我们用对宝宝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宝宝的爱,似乎是宝宝再对我们为人父母的资格进行评判,合格了,盖章了,把对手淘汰了才叫舒坦。这种想法,并不是宝贝们想遇到的。
1.给孩子一个完美童年
不管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其实,宝宝要的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在孩子眼中,只要家庭幸福美满,和和气气的,爸爸妈妈都很好。
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更多的就是陪伴,只要父母们给了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这种问题也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不应该把宝宝心中所想作为大人之间博弈”的方法,而是试图接受和解,在心态上做好根本改变,互相理解包容,给孩子们做好最好的榜样。
2.夫妻之间多包容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应该是比较敌对的关系,而是应该亲密、互相包容,这样孩子的心理就不会觉得自己应该更和哪一方好,而是父母关系好了,自然亲子关系也就好了起来。
夫妻应做到互相包容,互相体谅。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才是孩子最喜欢的家庭状态。
3.多和孩子有效沟通
在父母关系好的前提下,父母也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
着重注意孩子的想法,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要总是问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类的问题,而是应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
自从有了孩子,亲子关系便成为我们关注的第一大点,其实,亲子关系的关键,就在于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应该是相互支持鼓励,而不是互相比较博弈。作为父母,孩子的感受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面对问题。
今日互动:你有比较过孩子更爱谁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我是蓝莓妈妈,拥有多年育儿经验,擅长分析儿童心理,愿意为每一位妈妈解决育儿路上的难题。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记得点赞转发哦。
关注【蓝莓妈妈】,让我们一起探讨育儿知识,愿天下的宝宝都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