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家孩子1~2岁开始就很叛逆,什么都跟我们对着干?为什么他在家里很活泼,一到外面就变得很胆怯呢?为什么他总是无法专注,做事老走神(比如看书、吃饭)?为什么不顺着他的意,立马又哭又闹,“哭”变成他的武器?当孩子用哭闹威胁你,你的这个举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位爸妈,都曾被孩子的哭闹“威胁”过。在《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的育儿方式曾被网友责备,说她“不懂教育,溺爱孩子”。女儿不想吃饭要吃冰淇淋,一哭,就给;不肯睡觉,对妈妈又踢又打,一哭,就抱;不想上幼儿园,一哭,就抱回家。

机灵的娃娃,从此知道自己拥有了一个制胜“法宝”,只要不停地哭,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马雅舒一再妥协,导致女儿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出现各种任性行为,甚至差点被幼儿园退学。
妥协、溺爱,造就的很可能是一个任性的“熊孩子”,甚至“巨婴”。
当孩子为了不合理的需求哭闹不止时,正是我们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时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孩子哭闹,“四个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不要打,以大欺小,孩子觉得不公平不要骂,会给孩子不好示范不要说,孩子闹情绪,听不进去,说多反倒以为你在求他哄他不要走开,这样相当于单独禁闭,是惩罚,没有教育意义只做一件事,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进行沟通交流。

明星辣妈贾静雯对女儿咘咘,正采取了这种教育方式。一次临睡前,咘咘不肯睡觉,吵着要出去吃苹果。贾静雯平静地说“不可以”,在咘咘出去前把门关上了,咘咘委屈大哭。贾静雯对咘咘说:“不行,你哭也没用。”仍坚持不开门,然后静静站在咘咘旁边。

咘咘哭了一会,渐渐安静下来,贾静雯抱起咘咘,温柔安慰,咘咘很快躺到床上安然入睡。
温和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孩子虽然被拒绝,但仍可以感受到爱。只有无条件、有原则的爱,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前两天在网上火起来的小视频,是孩子翻了妈妈的化妆包,浪费了很多妈妈的化妆品。视频里面妈妈对孩子的发怒方式,就很值得父母们参考:
妈妈问孩子:你做了什么?你拿了妈妈的化妆品吗?孩子回答:是的。

妈妈:我生你气了。孩子不以为然:不是的。

妈妈继续解释:我生气了,你没经过我的同意,就乱动我的东西,你知道你浪费了很多妈妈的化妆品吗?孩子:知道。

妈妈:你有被允许动我的包吗?(孩子摇头)妈妈:那你为什么这么做,我真的生气了。

孩子:我也对你生气了,因为你喊我。妈妈:我对你喊所以你生气?但那是因为你动了我的化妆包,你应该对我说什么?孩子扑过来拥抱她,对她说:对不起,妈妈。
这个过程中,妈妈没有打骂。但是她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情绪。她明确跟孩子解释了自己的气愤,也解释了自己生气的原因。孩子没有受到伤害,但是了解到:不经过他人允许,就乱动他人东西这件事情是错的。我们父母表达情绪和教导孩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孩子发火?被气到抓狂、发疯?只要有方法,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教育孩子,这个过程中也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