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一周了,家长们最近大概也收到了班级群里老师关于幼儿园兴趣班的通知,比如我家宝贝所在的幼儿园老师发通知说幼儿园有体操、围棋、篮球等兴趣班,要报名的家长可以找老师登记交钱,有些兴趣班名额有限,报满为止。为此,一些家长开始不淡定了,分分给老师发信息抢名额, 还有部分家长果断地给还在在专门的培训机构报英语,珠心算等。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犹豫了,孩子那么小,兴趣班报还是不报?如果要报,该报哪些兴趣班呢?

1.考虑孩子的发育情况,一切教育都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依据,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幼儿的身体和心智还没有达到需要专项训练的程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最合理的途径。因此,选择兴趣班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授课形式应该是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我们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指南》提出幼儿在什么年龄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学习什么,在教育上应该做些什么,广大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和其他幼儿教育从业人员都应该以这个文件为指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学育儿,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童年快乐。
2.考虑幼儿园教育的情况。幼儿园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社会、艺术、科学、语言、健康等五大领域,强调整合教育,内容是非常全面的,幼儿的基本兴趣需要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同时幼儿园教育观要求幼儿教师要注意儿童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一般意义上的兴趣在幼儿园是能够满足的,不需要专门开设兴趣班。至于英语等小学化的课程,幼儿园是不能教的。个别孩子在艺术上有特殊兴趣和需要,幼儿园教育又无法提供,也可以找专业的培训机构得到满足。这些专门的培训机构要对孩子和学习内容要有科学的研究,不能只顾利益,而对幼儿身心上面产生不良的影响。

1.考察兴趣班的办学资质。校外培训班大多以赚钱为目的,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在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做相关登记,也就是没有其合法性,安全等问题就很难保证。培训机构做了相关登记后会在消防、教师配备、建筑安全等有相关要求。所以一定要在合法的培训机构选择兴趣班。
2、考察兴趣班的师资的专业性。师资是培训机构得灵魂,一般情况下,培训机构都会在招生宣传上突出师资的雄厚,但是真正实际给孩子教育的可能是另外一些老师,这个方面尤其重要,因为教师的专业性决定了能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语言类的,教师发音要标准,声乐类的,教师要专业,否则以后是很难纠正。
3、考察兴趣的办学经验。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试验品,我们希望有培训经验的机构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都不能功利化,都要建立在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地大颠大倒,就会把两头的况味都损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是正常的天象。”
你家孩子报了兴趣班了吗?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