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照镜子,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反应不同。
10个月左右的宝宝:不自己镜子里出现的是自己,会对着镜子里的Ta微笑、发声、拍打,甚至还会到镜子后面去找那个不存在的人。
15~17个月大的宝宝:看见镜子的自己会感到害怕,从镜前退缩,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把镜中的自己当成陌生人,但有似乎朦胧地感觉到是自己。
18~24个月的宝宝:会对着镜子摸摸自己的脸蛋,龇牙做鬼脸,Ta知道镜子那个人是自己。
宝宝知道镜子中的镜像就是自己的现象,就是标志Ta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一种形式,动物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制。
现在有些宝宝行为情绪问题严重,原因就是缺乏内在自我。
那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呢?
家长多和婴儿期宝宝游戏互动
让宝宝多与家长进行互动游戏,如照镜子,躲猫猫”,通过这些游戏使宝宝认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加强自身动作与他人动作等价性的认识。
宝宝有模仿能力,因此通过家长与宝宝的游戏互动,可以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客观正确的评价宝宝
在上幼儿园之前,宝宝有了部分自我意识,但是认知有限,他们通过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形成自我认知,是成人对他们评价的翻版。
学龄前自我意识的发展重点是促进自我评价的发展。
因此,家长要及时、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让他们通过家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及时肯定、予以表扬
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宝宝明确行为要求,集体活动的行为规范、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教育。
并且及时给予评价,及时肯定宝宝在行动中的努力,及时表扬宝宝客服困难的勇气,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
宝宝任何阶段的发展对于父母来讲都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宝宝成为一个更加自信的人,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点击【了解更多】发现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