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从来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父母的爱如何才能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呢?
在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母总是以自己的需求为第一位,父母需要孩子听话,需要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感受。
当发生矛盾的时候,父母总是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却又不允许自己孩子对自己发火,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我明明很爱你,但我却总是在伤害你。”
在《爸爸去哪儿》里面,当陈小春吼Jasper的时候,Jasper虽然觉得很委屈,但他却并不怪爸爸,他睁着忽闪忽闪的眼睛,真诚地望着陈小春,却说出了陈小春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一句话,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能不要生气了吗?
有时候孩子更像是治愈我们的良药。而我们却把自己的是否对错标准强加于孩子身上,认为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爱。
但其实往往这样的亲子模式成为了割裂父母与孩子之间越来越深的伤口。造成了互相的不理解。
那我们到底要如何去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呢?
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
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饭,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个,只有一餐在一块儿吃饭,都不容易出现逃课、撒谎、抽烟、酗酒、提早性行为、吸毒等问题,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回想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得到的最好的教育来自餐桌。
教育应该采用一种自然的、素朴的、日常化的方式。
一个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缺少母爱而造成心灵上的匮乏与缺憾;第二个原因是父亲经常不在家,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启迪与影响;
第三个原因是当孩子犯下某个错误的时候,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纠正与调整。
我们爱孩子,这个爱应该是具体的、可见的,其中最重要一点的就是要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每天都能够听到父母的声音、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不孤单、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害怕,在父母的爱的陪伴下成长。
一定要多向孩子表达爱意
我的一位朋友曾这样感慨过:肌肤之亲,其实就是对爱的感知。我小时候特别羡慕一个经常和我一起玩的女孩子,我羡慕的不是她家境比我好,也不是她比我漂亮,而是她可以肆意地坐在她爸爸的腿上撒娇。这个让我羡慕的场景,是我一直渴望却得不到的。我和父亲之间,一直保持着疏远、严肃的关系。长大后,我会自我安慰:家里孩子多,照顾不来是正常的。但事实上,这种肌肤之亲的缺失和渴望,会延续至成年,严重的,就是肌肤饥渴症。”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有好几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女儿外,其余的都上学了。有一天,小女儿突然问:妈妈,你怎么不爱我?”
朋友感到很诧异,自己明明每天都陪着她,每天都在爱她啊,为什么孩子却觉得自己不爱她呢?直到其他孩子陆续放学回家,一个个跟她大声地招呼、拥抱、亲吻时,她才突然明白了小女儿的委屈。
原来,小女儿那句话的意思是:妈妈,你怎么不像爱哥哥姐姐那样爱我?”对于小女儿来说,妈妈跟哥哥姐姐的那种大声招呼、拥抱、亲吻是一种很特别的爱,自己每天待在家里,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礼遇”,所以她会感到困惑: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妈妈不那么爱我?后来,就这个问题,妈妈专门跟小女儿谈了一次心,小女孩听完妈妈的解释才释然了。
建设家庭的日常生活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建议父母每天都拿出一部分时间来,不拿手机,不看电脑,也不做其他的,就是单纯地陪孩子一起玩儿、说话。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心理认知:我的爸爸妈妈是真真正正属于我的,他们愿意陪伴我。
那么问题来了,对照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如果你也有更好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欢迎留言到下方与我们一起讨论哦!
-END-
为 你 推 荐
想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吗?即刻加入吴月波心理读书会年卡会员,可享以下权益:
每天2分钟,深读25本好书
精选25本书中最有价值的精华,浓缩成20分钟的视频,让你随时深度畅听学习。解决你选书难、没时间读书的问题。书籍覆盖专业心理学知识、家庭亲子、个人成长、社交人际等多个维度。讲书者介绍:
吴月波
月波心理读书会活动发起人
CCTV-1《挑战不可能》特邀心理专家
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规范化制定组专家
湖南科普作家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读书会第二季书单
《非暴力沟通》(正在进行中)
1.《不成熟的父母》(下周进行)
2.《被忽视的孩子》
3.《荷兰育儿法》
4.《非暴力沟通》***
5.《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
6.《策略式亲子教育全面技巧》
适合人群
1.面对生活的不确定和不可控,焦虑茫然
2.希望用心理学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情感,亲子教育问题等。
3.希望解决人际沟通,让自身得到个人成长的人
4.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能学到更多心理学知识的
99元/年
花最少的钱,畅读 25 本好书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获得读书会收听资格↓
课程形式
每周一、三、五会更新一集课程,20分钟左右/节。每两周更换一次读书书目。另每两周的周三晚8点会开设一节直播课。
Q&A
Q1:课程可以听多久?
报名后,一年有效期内都可无限次重复学习。
Q2:报名后如何观看课程?
关注吴月波”公众号,点击下方进入月波读书”即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