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写给琴童家长系列之1:还记得为何想让孩子学琴吗?

据中国音乐家协会统计,中国琴童总数已达3千万人,并且每年都在递增。

也就是说,全中国有6千万家长在不辞辛劳地陪伴孩子学琴。

更进一步说,全中国有约1亿人的生活,在围着琴”打转。

这,占了全国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所以,琴童家长这一群体,并不孤独。

我是小琴童

但,琴童家长,你真的不孤独吗?

恐怕未必。

当还没下班时,你想着下班了要马上去接孩子上琴课,没法享受下班后的慢时光;

当上完课回到家时,你得督促孩子练琴,没法舒服地躺下、静静地刷刷朋友圈;

当周末大家都在外面吃喝玩乐时,你依然在接送孩子学琴,督促孩子练琴。

而孩子,却经常哭着闹着学琴太难了、老师太凶了、不想练琴了、不想学琴了、学琴练琴太累了、太辛苦了、太耽搁文化课学习了,

若家里人也一并表示考虑放弃学琴、让孩子轻松一点、开心一点的话,

此时的你,心里肯定也很不是滋味,也会犹豫是否还要坚持下去。

再想想隔壁的思琪、诗雨、雨涵”弹琴比自己孩子好多了,

此时的你,应该是万念俱灰的;

此时的你,应该是孤独的;

此时的你,就更应该仔细想想,当初是为何要选择让孩子学琴的?

小孩练琴都需要家长督促

我一直认为,培养高雅的爱好、特长,是需要经济实力和家庭氛围的,两者缺一不可。

有了赵匡胤,才会有赵佶的书法与绘画;

有了朱元璋,才会有朱载堉的音律和朱耷的画;

有了努尔哈赤,才会有那么多满清后裔艺人活跃于目前的中国艺术圈。

音乐与艺术,从来都是高阶的。

吴京,满族正白旗

20几年前,当绝大部分国人收入水平都偏低的时候,没多少家长会有闲钱去让孩子学乐器。

伴随着这20年经济腾飞,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了,才会有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需求,才会催生出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培训项目。

我是黑土,乐器靠谱

对于家长而言,每学期开学或者放假,面对学校周边各类培训班的狂轰乱炸,再加上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普遍焦虑,能保持绝对理智的家长,不多。

很多家长,就是在这个时候,看着其他家长给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想着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高雅起来,在没有深思熟虑、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可能就因为商家推出了报一门课送一门课之类的优惠活动,就带着孩子踏入了学琴的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琴童家长,然后就有了操不完的督促孩子练琴的心,就有了时不时想放弃让孩子学琴的反复纠结。

校外有很多这类培训班聚集地

反复纠结,累不累?肯定累!

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这无可厚非。

但,之所以会反复纠结,就是因为当初决定让孩子学琴时,家长考虑不充分!

说清楚点,

就是家长根本就没想清楚为何要让孩子学琴!

根本就没想清楚自己要让孩子学成什么样!

根本就没做好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好琴的准备!

这个准备,包含了物质、时间、思想3方面。

身为琴童家长的你,想清楚过吗?有准备好吗?

万万没想到啊

由于篇幅所限,关于以上方面,我将在后续分享中一一详细阐释。

本人工科男,热爱历史,就职于汽配行业,由于家庭熏陶,对钢琴行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本号聚焦钢琴学习与购买等相关内容创作分享,旨在为琴童家长解决一些学琴、买琴的困惑,实实在在地帮到大家。

纯干货,喜欢的朋友敬请点个赞,关注一下吧,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