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要姐姐让弟弟,有让弟弟尊重姐姐吗?手足情深不是让出来的

看《少年说》的时候,对小女孩崔兢心疼得无以复加。

家里小她几岁的妹妹性格霸道,平时无论姐妹俩有什么矛盾,无论谁对谁错,妹妹仗着有年龄小的挡箭牌庇护,总找爸爸告状。结果被训斥的永远都是姐姐,爸爸从来不听她的解释。

她鼓起勇气,站上高台向爸爸喊话:爸爸,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爸爸的回应却让女孩寒了心: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不也学过了吗?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算女孩解释了,妹妹仗着爸爸的偏爱恃宠而骄,老是来挑衅她欺负她,爸爸也还固执的认为妹妹还小,不懂事。”听到这,女孩再也忍不住委屈的泪水。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父母会说: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背后,是父母在回避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因为懒得花时间花精力去调解,所以选择这种简单粗暴又看似理所当然的方式。

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来说,这种强迫式的谦让,是大人们在用自己的权威,勉强孩子去接受适应大人的规则,完全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

为什么只是因为出生顺序早了几年,孩子就要一夜长大,失去了撒娇、任性、自我满足的权利?

弟弟妹妹还小,但她也是个孩子啊,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父母同样的关爱。父母原本希望孩子们手足情深、相亲相爱,但这样的方式,却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不要只是说,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过:对于孩子而言,被迫的分享和谦让,通常以牺牲自我需求作为终结。”

思齐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妹妹,平时兄妹抢玩具,妈妈总会跟他说:先让妹妹玩”,妹妹自己的零食吃完了要哥哥的,妈妈会说再给妹妹吃一口”,他委屈地想向妈妈提出抗议时,妈妈就会说:因为思齐是哥哥,哥哥就要让妹妹疼妹妹,这样才是好哥哥吖。”

虽然思齐还是不懂为什么哥哥就要让妹妹,但他知道他要做妈妈眼里的好哥哥,否则就会受到妈妈的批评。妈妈也很欣慰,有了妹妹后,哥哥更加乖巧听话了。

有一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放学,老师说思齐最近表现特别好,在小红花积分榜上排名第一,拿到了他最喜欢的奖品,一辆玩具车。妈妈看着不远处捧着玩具车一脸灿烂的孩子,感到非常自豪。

此时,一个男孩走过来,希望用手中的奥特曼换思齐的玩具车,因为他家里已经有奥特曼了。

妈妈看着思齐一脸犹豫,经不住男孩的再三哀求,最后还是换了。可换了之后他并不开心,脸上的神色都暗淡了几分,反倒是换到车的男孩异常兴奋。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思齐是不是喜欢奥特曼所以跟同学换了,他摇摇头,无精打采地低着头走路。妈妈又问,那你为什么要跟他换呢?

思齐回答:因为妈妈说过,懂得谦让的才是好孩子。”明明拿到玩具车时还那么高兴,看着失落的儿子,妈妈感到很心疼,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次叫同胞竞争”,通常是指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年长的孩子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情感及行为紊乱,常见的表现为对弟弟妹妹的竞争或嫉妒。

当大人们对年幼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关爱,稍微年长的孩子会担心被父母遗弃,这种唯恐失宠”的感觉,会让孩子做出一些异于平常的行为,希望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而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

就像思齐一样,听妈妈的话,凡事让着妹妹,怕被批评也不敢拒绝。慢慢的,这会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需求是不重要的,多次不被满足后自己渐渐习惯了,导致自我价值感很低。就算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不知道怎么拒绝,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讨好别人。

有的孩子则相反,会表现得特别叛逆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你越是希望他能让着弟弟妹妹,他就表现的越是偏执。自己的玩具就是要完全独占,不能让弟弟妹妹染指一星半点。

这样的孩子会走上一个相反的极端,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占有,甚至不尊重别人的物权,可能会强抢弟弟妹妹或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慢慢形成自我型人格。

无论是哪种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都尤为不利。反观受到优待的幼子幼女,一味的谦让也可能孩子养成性格的缺陷。

1、不尊重哥哥姐姐,甚至仗势欺人。崔兢也提到了,倚仗爸爸的偏爱,妹妹还会欺负姐姐,这是因为爸爸态度助长了妹妹的挑衅。一直以来,爸爸从来骂的都是姐姐,从不舍得说妹妹一句,妹妹也就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以致于后来演变成妹妹非但不尊重姐姐,反倒以戏弄、挑衅姐姐为乐。

2、自私自利,不求上进。一味被哥哥姐姐谦让着长大的孩子,习惯了只要他要,父母或哥哥姐姐就给,缺乏分享的意识,得到得太容易,也不需要自己花费努力去争取。这些孩子往往比较霸道懒散,进取心也相对较弱。

父母只是一味强调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不可取,理智的家长通常还会这么做。

也要对弟弟妹妹说,要尊重哥哥姐姐

父母要当孩子之间最公正的裁判员,只有不偏不倚,让两个孩子都享受同等的关爱,才能让手足之间不存芥蒂,相亲相爱。一个节目中,田亮提到了森碟和弟弟一起玩时,因为弟弟假装摔倒,让奶奶误以为是森碟推了弟弟,受到了奶奶的责骂。

见森碟很难过,田亮就告诉女儿,说她是自己的好帮手,所以要管好弟弟。这么一说,姐姐感觉自己也被赋予了管教弟弟的权利,也更愿意去照顾弟弟。

而平时,他也会和儿子说,因为姐姐比较大,所以要尊重姐姐,等长高长大,还要站在姐姐面前去保护姐姐。

另外,父母要帮助孩子们修复亲密关系。明星大S也经常会以儿子的名义给女儿送礼物,并告诉女儿弟弟喜欢她、爱她。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三胞胎的爸爸宋一国也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每次孩子们吵架的时候,该批评的批评,该安慰的安慰,最后还会要求孩子们互相亲吻、拥抱。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都做少这一步。

多孩子的家庭,总是少不了吵吵闹闹,当孩子们吵架时,父母们除了要公正断案,还要当好其中的润滑剂。哥哥姐姐呵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敬爱哥哥姐姐,这样一个温馨友爱的家境环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最好的保证。

作者简介:发现孩子的蓝妈妈,专注儿童心理健康和教育,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如果育儿过程中你也遇到一些疑惑,欢迎评论区一起探讨。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