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弟子规》结课了,老师让家长写发言稿,怎么办?最强攻略来了!

《弟子规》结课了,老师让家长写发言稿,怎么办?最强攻略来了!

1

如今国学教育盛行,幼儿园和小学都开设了《弟子规》课程。

老师的作业里总少不了一些和弟子规有关的作文,并且要求老父亲老母亲们亲自挥毫泼墨发表真知灼见。

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当然也为了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打造自己学习型父母”的人设,尽管已经提笔忘字,十分钟琢磨不出一个词,父母们还是硬着头皮往上冲。

这时代的父母不容易,随随便便都能吐出一缸苦水。

我们不仅要武艺超群,必要时可以跟小猴子们单打独斗,我们更要文采出众,以应付各种发言稿,总结稿,感悟稿。

2

敲黑板,敲黑板,各位家长请注意!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如何快速完成一篇《弟子规》感悟稿。

第一步:确定题目

题目可以直接写:学习《弟子规》感悟,或者心得,体会,总结都可以。

这是最简洁普通的一类题目,不费神,不伤脑子,属于万能题目,没什么特色。

要想出众一些,我们可以采用主副双标题。

比如:

1孩子勤快了,懂事了。

——学习《弟子规》体会

2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弟子规》成长总结

3我们和孩子一起守规矩

——《弟子规》学习心得

这一类题目更醒目一些,也让老师看到了家长的认真配合。

第二步:正文开篇

文章的开头部分,很多家长觉得无从下笔,不妨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谈谈对设置《弟子规》课程的看法。

2说说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认识。

3写写孩子对力行《弟子规》的感受。

第三步:具体写出孩子的成长变化

这一部分重点描述孩子在力行《弟子规》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了哪些进步。

例如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

以前比较依赖父母,现在自己写作业,洗衣服,整理书包。

2懂事

以前爱和父母顶嘴,挑食,现在尊敬父母,珍惜粮食。

3自律

曾经做事拖拉,作息不规律。现在今日事今日毕,早睡早起。

4坚持

以前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如今心志坚定,迎难而上。

5理想

效仿古代先贤志存高远,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

第四部分:写写孩子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有进步就有不足,这一部分主要写写仍然存在的问题,并表达出孩子努力进步的决心。

第五部分:结尾可以励志,也可以温情。

例如:感谢老师的辛苦教育,表达对老师真挚敬意。

3

老师

理论知识我们懂了,这还不够,必须实际运用一下。

再敲黑板,请看例文: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学习《弟子规》感悟

这学期弟子规学习接近尾声了,密密麻麻的成长周记也写了厚厚一本,那些经句亦如点点萤火,看似微小却可照亮前路,让我的孩子在奋力前行中悄然改变。

(开篇综述,引出下文。)

我的孩子自幼颇有主见,内心世界丰富而强大,相对来说更加关注自我,集体意识就比较薄弱。不懂得如何与伙伴相处,常常独来独往。自从读了一年级,上了弟子规课,每天坚持写写自己的进步,日行一善,他开始关心同学,有了好朋友,想着为集体争光。愿意和朋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他的社会性情感开始积极向上,人也变得活泼开朗,朝气蓬勃。

(第一点变化:由独来独往”到有朋友并愿意分享”。)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尝试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了宽容和尊重。这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有很多色彩,每个人的想法千差万别,孩子从最初的困惑不解到渐渐体谅。比如,值日的时候,有的孩子会跑掉,他从开始的愤愤难平到后来的释怀坦然,并愿意多拖几次地。同学们不是故意的,他们也许是忘记了,也许是着急回家,多干点活也挺好的,孩子懂得了换位思考,并乐于承担责任。

(第二点变化:思考方式的成熟,学会宽容并乐于助人。)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也是普通人,有时候也会控制不住情绪。亲子关系不融洽时,孩子开始努力表达自己,认真和父母沟通,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以前的他面对批评时,总是赌气不理人,就是自己躲起来生闷气。我想弟子规里倡导的尊敬父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让他在叛逆时期与父母的对抗渐渐减弱,学着去理解父母,并开始自我反省。

(第三点变化: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孩子开始尝试自我反思。)

孩子有了一些进步,但不能骄傲。要在弟子规学习中继续坚持身体力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不平凡的自己。

(有了进步,不能骄傲,要更加努力,这里也可以写写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一天都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总有一天你会阔步星辰大海,成就梦想。加油吧!孩子!

(励志结尾,表达希望。也可以用感谢老师”这个思路做温情结尾。)

方法总结:

先把结构打好,再列提纲,然后填充内容。

4

幼儿园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的成长之路,同样也是我们的成长之路。

这一路上有风雨,也有彩虹,有荆棘坎坷,也有柳暗花明。

再苦再累,我们也得坚持着,谁叫咱们带孩子来到这世界上了呢。

既然带他们来了,就要负责,并且很认真的负责,不能敷衍,不能逃避,不能懈怠。

我的孩子读幼儿园中班时,老师要求用蔬菜水果做成一幅画,于是我用厨房里的菜刀,硬生生把胡萝卜雕刻成了一朵朵小黄花,这对于我来说,真是冒着血溅三尺的危险啊!

当时觉得幼儿园老师的作业特别奇葩,后来渐渐懂了,每一种的陪伴都是需要走心的,我们刷手机,孩子玩乐高,这并不是孩子喜欢的陪伴,只是我们喜欢而已。

过了这么久,我仍然记得当时雕萝卜花时,儿子紧张地跟在我身边,不断地出主意,希望做得好看些,眼睛里满是兴奋和期待。

母子俩可以全心全意地去合作完成一件事,那这件事就非常有意义。

亦如我们去写《弟子规》体会,去写家长会的发言稿,我们努力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

也许当时有抱怨,觉得太烦人,但历经岁月磨洗,终会明白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我们不可有一刻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