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关于气质的话题是古老而悠久的,它像神奇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吸引并困惑这一代代的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气质是心理学研究中开始得最早而又进展得最慢的,但气质研究凭借在多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随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再次引起了近年的研究热潮。
什么是气质?这里有一个好玩的故事。
有次我和我四位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可都迟到了。这时A朋友和检票员大声吵闹,而且不顾检票员的阻拦而闯入剧院;B朋友看到楼下入口处看守得很严,便溜到楼上去看戏;C朋友规规矩矩地等在大厅外,直到第一场休息时间再进去;而D朋友可能叹息说,真倒霉,难得有空来看电影,就这样倒霉,说完掉头就回去了。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做出的决定和行为是不一样的!
气质(temperament)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或者性情。
新生儿有气质吗?

从一出生,每个儿童的外在行为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爱笑,有的爱哭;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主动大方,有的害羞胆小;有的小心翼翼,有的大大咧咧。这些形形色色的特点构成了儿童行为的独特性,即气质,这也是反映个性的重要方面。
其实,新生儿的这些表现主要反映了他们的气质特点。通常认为,气质主要与一个人的遗传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儿童从出生以后,就表现出了各自的气质特点。
儿童的气质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追踪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儿童气质主要反映在九个方面:
1. 活动水平:有的婴儿活动较多,显得比较活跃,有的则比较安静,活动较少。
2. 生物节律性:有的婴儿睡觉、喂奶等比较有规律,有的婴儿则比较难以预期,显得没有规律。
3. 注意的转移:有的婴儿注意容易转移,容易分心,在哭闹时也容易转移注意,容易安抚,有的则注意不容易转移,不容易安抚。
4. 注意的广度或持久性:有的婴儿注意持久、能长时间注意一件玩具、有的容易失去兴趣。
5. 趋向与退缩:儿童对新鲜事物、新环境的反应不同,有的婴儿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新环境,容易接受陌生人和新刺激,有的婴儿则在陌生人或者刺激出现时容易退缩。
6. 适应性:有的婴儿能很快适宜环境的变化,有些则不可以。
7. 反应强度:有的婴儿反应较强,烦躁时经常大哭,愉快时大笑,有的婴儿这哭与笑的声音都比较小。
8. 反应阀限:儿童对声、光及其他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婴儿反应阀限较低,对微弱刺激就比较敏感、警觉、另一些婴儿反应阀限则较高,对这些刺激不太敏感。
9. 心境:有的婴儿经常保持高兴或者愉快的心境,有的婴儿则经常紧张不安。
托马斯婴儿气质类型
1. 容易型气质(easy temperament) 占百分之四十
比较随和,脾气平和,情绪比较积极,容易接受事物。生活比较有规律,可以预测。
2. 困难型气质(difficult temperament) 占百分之十
比较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对常规事物反应过度,对新事物和适应较慢。
3. 迟缓型气质(slow to warm-up temperament) 占百分之十五
比较安静、不爱运动,反应比较温和。他们不喜欢新的环境,但能缓慢接受新的环境。
怎样养育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对于容易型婴儿
父母会为婴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易于接受、适应新环境、新食物、新要求,易于教养而感到高兴。这类孩子往往对各种教养方式都比较适应,容易与父母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但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如,这些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他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这样当他们走进幼儿园或同龄人的世界时,就会发现新环境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所出入。如果这两种要求间的冲突十分严重,则婴儿会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或发展障碍。所以父母不能因为他们随和、好带就漫不经心,否则会延误他的发展。父母应该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重视,使宝宝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积极、愉快。
对于困难型婴儿
似乎一开始就给毫无育儿经验的父母出些难题。这时父母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既不能认为自己失职,感到惭愧不安,把责任都自己揽上,也不能责怪孩子、怨恨孩子对自己过多的要求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负担。对于育儿过程中的难题不可以束手无策,别无他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该积极面对,为婴儿提供耐心的、循序渐进的、重复的指导。比如适应宝宝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应对易烦躁和爱哭闹的宝宝。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斥责、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易怒,从而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迟缓型婴儿
他们适应新环境能力低,速度慢的特点容易让父母走两种极端。一些父母会把孩子的逃避反应看做胆怯”或无能”,因而会强迫孩子去迅速地适应新环境,这样的结果会让亲子关系日益紧张,并影响婴儿心理多方面的发展;还有一些父母因替这种迟缓型婴儿的行为担心,相应地采取过度保护措施,企图不让他们去适应新环境、新刺激,这样也会影响父母与婴儿间的关系,妨碍婴儿心理正常发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尝试,去适应新环境和新刺激。积极地暗示和鼓励是孩子的原动力”。这类宝宝一开始就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空间”父母要有一份特别的耐心,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慢慢活跃起来,对新的刺激慢慢发生兴趣。
总之,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我们坚持气质教育实战对策:顺乎天性,导之有方。这要基于对孩子气质的尊重。
有一些年轻父母说:既然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而且不同气质也各有利弊,那么,不如听天由命算了。其实,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其自身特点与早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父母的教养方法和态度,正是早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气质虽然无好坏之别,但是,父母的态度却可以左右孩子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