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桑尼佳恩教育|这10种老人不适合隔代教育,别伤害了孩子

这10种老人不适合隔代教育,别伤害了孩子!

隔代教育是中国很明显的家庭现象。大部分父母是职场人士,只能把孩子交由老人照顾。不过隔代教育有利有弊,我们很难保证家里老人能真正胜任教育孩子的工作。老人有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做法甚至会伤害孩子。我们列举了10种老人类型,是不适合带孩子的,请爸爸妈妈慎重!

1.迷信思想重

有些老人迷信思想重,常用落后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比如有一个老人认为孙子命里缺金,竟然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嘴里,强行让孩子吞下去,导致孩子差点丢了性命;也有老人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想讨个好兆头,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

老人疼爱孙子的心是真挚的,但迷信思想重的老人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如果家里有这种类型的老人,家长应该自己照顾孩子,别伤害了孩子又伤害了老人的心。

2.强迫孩子吃饭、吃东西

老人的观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所以有些老人总希望孩子吃得很饱,习惯不停地喂,甚至追着喂。有些孩子不想吃,老人就威迫利诱,用零食哄,用语言威胁不吃我就让警察抓走你”,用动画片引诱……其实,越是强迫,孩子越排斥吃饭,还造成孩子吃饭时吃零食、看电视的坏习惯。

3.喜欢欺骗孩子

有时候孩子抗拒不想做某件事时,有的老人喜欢用各种谎言来哄骗孩子,比如你吃完饭我就买糖给你吃”你乖乖睡觉,我明天就带你出去玩”……孩子听在心里,可是老人已经忘在耳边。久而久之,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被骗多了也会养成怀疑的习惯,甚至反过来欺骗别人。

4.给孩子穿很多衣服

老人怕冷,于是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冷热”来判定孩子的冷热”。特别是秋冬时,给孩子穿很多衣服,结果孩子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汗凉了,孩子一热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鼓励孩子说谎

比如有些父母会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怕孩子蛀牙而不让孩子吃糖。可是老人却不顾父母的家规,屡屡给孩子糖吃,甚至要孩子撒谎不要告诉爸妈。结果孩子容易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养成撒谎习惯,还导致了长辈之间的隔阂。

6.限制孩子探索

老人很容易心疼孩子,怕孩子受伤,在孩子蹒跚学步时,就担心他磕磕碰碰而宁愿把他抱着。等孩子稍微长大了,又因为老人自己走不远路,而不愿带孩子出门游玩,开阔视野。结果这种方式挫败了孩子的冒险意识,怕东怕西,等他成长后很容易变得胆小怕事,没有安全感。

7.老人听力衰退

有些老人听力衰退,总是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而且看电视的时候习惯将电视声音开得比较大。这样长期以往,都会对孩子的听力有损伤。

8.包办事情

有些老人喜欢替孩子做事情,生怕孩子笨手笨脚,把事情搞砸。可是孩子往往是在探索中学习,特别是语言发育和动作协调能力,都是需要不断锻炼的。如果老人总是抢着为孩子说话,抢着为孩子做家务,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9.缺少和孩子的亲密接触

12岁前的孩子在成长阶段很渴望和大人的亲密接触,来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可是现代老人年岁较高,缺乏活力,很少和孩子亲密接触,只顾着在行为上喂养”孩子。其实母婴肌肤的接触,是婴儿建立安全感的基础。没有这种体验的孩子长大后很难主动跟别人交流,也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会变得内向。

10.不去纠正孩子的错误

老人总是有护短心理,在孩子犯错时,有的老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偏袒孩子,养成孩子的小霸王心态”。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