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六个月的宝宝还“坐不稳”,或许跟这些因素有关,宝妈注意了吗?

"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妈妈们的礼物,他们或可爱,或乖巧,在阳光下迸发着不一样的光芒。然而有些孩子在特定的年龄却无法完成特定的动作”。例如,6个月了还坐不稳,8个月了还不会爬等等。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妈们不要着急,您仔细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没有以下这些现象,您有没有做过以下这些事?或许,孩子坐不稳”就和这些事有关,不信您就继续往下看!

举个例子:

张妈妈和刘妈妈的孩子都差不多,年龄都在六七个月左右。闲着没事时,这两位妈妈就喜欢待在一起讨论孩子。刘妈妈的儿子已满六个月,早已学会了坐,甚至都会爬了,而张妈妈的孩子至今都坐不稳,这让张妈妈很是着急。

要知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从小就落人一步,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张妈妈又是个十足的急性子,她怀疑孩子有机理性疾病,于是忙着要给孩子看病去。而刘妈妈则表示,这都很正常,劝张妈妈别多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套特定的发展流程”,可能一些孩子一开始会不符合这个流程”,但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遵循此流程”进而一天天的健康长大。那么,孩子学会坐”的发展过程如何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宝宝应该何时会坐”?

在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头还不能抬起来,腿仍然是弯的,但已经有想抬头的迹象了,只是还不太明显。

两个月的时候,头逐渐抬起来,一般来说,头仰起时可以保持45度角,但并不太明显,只能说,孩子已经有这个迹象了。

三个月的时候,孩子的身体逐渐变直,已经可以抬头,腿部也可以变直了。这是一个惊人的进步,也是一个成长转折点。

等到孩子4个月的时候,其上身的力量就足以支撑下身了。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喜欢把手撑在腿上嬉戏玩乐,这就证明,他的上肢已经完全可以支撑下肢了,而且身体在不断的变直,头部可以自由的抬起和低下。

在孩子5个月的时候,其成长迹象又发生了一个惊人的变化:当孩子趴下或躺着的时候,他的头可以抬起来看天花板,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一些玩具来引诱孩子抬头来锻炼他的灵活度。当然,与此同时,孩子的身体弯曲度也将上一个档次。

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坐了,孩子此时,也可以正常的将身体垂直起来以达到坐的状态。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宝宝们都会遵循这个发展规律继续向前发展,但总有一些例外。有很多孩子到了6个月甚至7个月、8个月的时候仍然不会坐立。那么,孩子坐不稳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宝宝迟迟不会坐立,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学说话早,有的孩子学说话晚,有的孩子学走路早,有的孩子学走路晚,正因为情况不同,每个孩子才是这世间最独一无二的产物。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有些宝宝之所以迟迟不会坐立,也跟他自身的发展情况有关。家长可以稍微观察1~2个月,如果时间长了,宝宝仍然不会坐立,家长此时再带着孩子去做检查也不晚。

另外,孩子如果迟迟不会坐立,初步估计是缺钙,也就是缺少维生素D。家长可以在平时吃饭的时候,给孩子添加此类营养物质来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如果实在不放心,家长也可以去专业医院寻求专业医师的治疗,再去拿取含钙的药品来为孩子补充营养。

身体肌肉不发达。按照传统思维来说,孩子要想会坐,首先他得能立得起来!颈部和肘部的力量一定要有。然而,这些不会坐的孩子,其身体肌肉不够发达,无法拿出多余的力量来支撑腰部,进而也就坐不住了。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先去练习孩子其他部位的肌肉,使颈部、腰部有力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拿出充分的力气去坐,进而坐稳。

孩子在特定的年龄段不会坐、坐不稳,就会影响他下一步的成长发展,这如同下棋一般,一步错、步步错,作为家长,在看孩子退后这么多时,必然会心神不安。那么,要想让孩子坐得稳,家长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想让宝宝坐得稳”,父母应懂得这样练习。

练习颈部肌肉。

正如前文中所说的,孩子之所以坐不稳,就是因为他其余部位的力量供应不上去。没有这些力量源泉,他就没有气力支撑自己坐起来。所以家长应该从源头抓起,可以让宝宝趴着,然后再用其他方法来引诱孩子抬头。随着时间的延长,次数的增加,孩子不断抬头,其颈部的肌肉得以巩固,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有多余的力量被分支出来,进而使腰部、肘部等力量得到加深。如此一来,孩子也就坐得稳了。

孩子坐不住,家长可以利用一些道具来让孩子坐得住。

有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坐不住的时候,经常习惯性的扶住孩子或者让孩子躺下。其实这样做是助纣为虐”,越不练习,孩子就越不会!

在孩子坐不住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后面放一个小抱枕、小坐垫让孩子有所依靠。等孩子逐渐坐得稳时,家长再撤掉,如此反复练习,效果就达到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帮助孩子练习。家长可以通过玩游戏或者其他方法让孩子尝试从躺到坐的这个过程。通过不断练习,加以巩固提升。

当然,家长也要注意频率,不要起来得太快,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大脑,可能会造成短暂性缺氧,这些举措都是不可取的。家长要让孩子缓缓的起,重复几次,效果就达到了。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增进彼此感情,使亲子关系更良性,家长完全可以尝试一下。

其实我们都能理解,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连坐都坐不住,爬都爬不会的时候,必然是心生焦虑的。但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发展规律,孩子的成长也不例外。家长只有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并帮助孩子蜕变,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孩子也能更好的坐起来、走起来、跑起来。

那么,各位家长们,您家的孩子学坐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您是如何训练宝宝坐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逗儿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