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教育界,挫折教育的热度似乎是越来越高,许多教育名家、教育机构都在提倡孩子要从小进行挫折教育,还举出了不少例子。于是乎,很大一批家长,也就跟风顺大流,一股脑的对孩子狂轰乱炸开来,给孩子制造一个又一个历练”。
是的,在很多家长看来,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多遭点罪,多吃点苦,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教育方法我们真的用对了吗?一味的给孩子制造困难,孩子以后真的就能变得优秀吗?
挫折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多受点打击、多受点磨难,让孩子大大咧咧的遭受失败的挫败感,这样可以为孩子打磨出一颗强大的内心,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无所畏惧!
但事实真的就如同我们想象的这般吗?一味的让孩子接受挫折真的对孩子好吗?
前几年,在上海卢浦大桥就发生了一起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事件的那一幕:
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突然从车里冲了出来,没有理会周围湍急的车流,直直的从桥上跳了下去,紧跟着的是他的妈妈,因为没有抓住孩子而跌坐痛苦。最令人惋惜的是,男孩才1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男孩在跳桥的那一刻,没有丝毫犹豫,整个过程,总共不过5秒。后来经报道,原来男孩当天在学习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在路上又遭到母亲批评,这才酿成了悲剧。
我们不知道,这个男孩当时心理是怎样想的,但无疑,母亲的指责与冷漠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情发生后,舆论却是一股脑的指向男孩,
17岁的孩子,一点委屈就寻死腻活的,家长就是太惯着孩子了!”
现在的小孩就是对他们太好了,一点事都扛不住,我们当年被说被骂了,天天都得挨板子,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
除了当事人外,没人知道事情的全貌,我们也没资格乱加猜测,但当时盛嚣的舆论最终统一成了相同的口径:
现在的孩子都被娇惯的太狠,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一点小委屈,心理就承受不了,只有小时候面对的困难多,遭受的挫折多,长大才能忍得住痛苦、耐得住磨砺。
于是在那之后,父母突然流行了一种方式——打击风,在生活中,打击孩子一切地方,不管孩子那方面是否优秀。
孩子考试考到班级前十,不表扬!
为什么这题计算错了,扣掉三分,还有这题,这么简单的基础题,你都能选错,明明可以考更高的,考这点分还乐!”
孩子遇到困难的事,完成不了寻求帮助,拒绝帮忙!
你上学是咋上的!这点东西都不会!老师没说过?老师没说过你就不会了吗?那干脆就别上了!”
为了害怕孩子骄纵、为了害怕孩子脆弱,父母知道成绩后,第一时间要给孩子泼冷水,让孩子要谦虚,要细心;孩子遇到不会的事,父母得让孩子有紧迫感、有压力,要让孩子时刻都不能放松下来,懈怠自己,于是开施压、打压。
他们以为从小敲打孩子,让孩子时刻处于自省”的状态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之后,就能扛得住苦难,受得了磨练。他们以为这,就是挫折教育,他们以为只要时刻贬低孩子,就能让孩子以后变得更好!
然而,童年从来就不是成长的背锅狭,父母长期的打压、辱骂,不仅不能替孩子竖起堡垒,反而会让孩子心中的信心感、阳光感,一点点崩塌,严重的话更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挫折教育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不能听风就是风,乱用!尤其对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孩子,运用挫折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很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这种理念是很好的,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特别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进行挫折教育,完全是弊大于利。
挫折教育更多的是适用于那些问题少年”,如:内心脆弱、自大傲慢、自大盲目...这类的孩子,正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着些许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挫折教育这一记猛药来给孩子去疾治病。
而对于那些性格良好,原本热情开朗的孩子,我们不问缘由,一句:我这是为你好,便开始各种打压孩子,这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他们没有做成什么,凭什么要受到你无端的欺负?
在现实生活中,当父母看到孩子因为玩具坏了,被批评两句就嚎啕大哭,就断定孩子是颗玻璃心,受不起任何挫折与磨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狭隘、是片段的。
《圆桌派》是一档聊天真人秀节目,围绕当下最为流行的一些话题来进行讨论,有录制关于教育孩子的一期节目中,主持人窦文涛说了一番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你不能老觉得孩子娇气或者经不住打击,因为有些时候,逼得大人跳楼的可能是股票,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玩具坏了。它跟股票是等价的,他觉得这个比天都大!
就跟上述讲的一样,可能一个玩具坏了,在大人眼中,连事都算不上,可在孩子眼中,玩具车坏了,半边天也就塌了!
大人永远也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自顾自的给孩子定义,从未想过这样到底公平与否。
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你,是体谅或帮助他,还是再给他施加一份压力。提升你所认为的抗压性”,这是家长个人的选择。
生活中的挫折已经够多了,别在人为制造了。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得:
生活中处处充满挫折,充满磨难,我们很多人面对这些原生品”往往都自顾不暇,无从下手,为何我们非得和自己过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
孩子也是这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挫折,考试考差了,心爱的东西丢了,被误解了等等,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还要再去给孩子添堵,再去给孩子制作麻烦。
老话说的好:人心都是热乎的”,一味的让孩子感到心凉与心塞,慢慢的,可能孩子也就离你远了。
挫折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是让孩子独自一个人面对挫折!而是由我们支持孩子,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直视挫折。只有我们做父母的的支持孩子,让孩子在情感上感受到温暖,孩子才有勇气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唯一手段,在面对挫折时,孩子首先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鼓励,支持,这样孩子才能凝聚起勇气来。接着,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是父母愿意跟孩子一起面对困难的那份行动,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孤独;这样,孩子心中的这团勇气之火才能熊熊燃烧。
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创造几个挫折,孩子就能成长了,而是在孩子受到挫折与磨难时,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以全身心的为孩子提供支持。
孩子想要成长,路上少不得我们!成长不是孩子自己就能学会的,而是在我们的支持,帮助下,教会孩子的。
想要孩子变得强大、优秀,并不是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什么,而是教会孩子我可以”、我行的”、我该这样做!”而这!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