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小朋友都很聪明,但前提怎么才可以让小孩学习好,很多家长都会这样想。
拼音与识字其实是关联的,有好的拼音基础,才会认识更多的字,我觉得拼音是重要的。
拼音基础打好了,那么识字也自然而然的会好。也是语文启蒙的重要内容。
###我觉得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拼音并不是语文启蒙的重要内容。
在一二年级开展绘本的海量阅读是识字的关键,也是进行读写的重要起始阶段。在南明教育倡导的全人之美”课程中低年级的读写绘”课程是语文启蒙的重要课题。
读写绘,低年级孩子非常喜欢。
什么是读写绘”呢?简单地说,就是读一本书(或一篇文),写几句话,配一幅图。
低年级孩子识字少,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但是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
借助有图有文的读物,借助有特色语言表达的文章,孩子们就有章法”可循,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借助绘画和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经验,对世界的认识,对某些事物的完整表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孩子识字和拼音,是语文启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他并不是全部,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孩子认字和拼音只是孩子语文启蒙教育的一部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孩子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没有固定的答案,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据科学分析孩子3-6岁是认知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也就应证了开篇那段俗语,他说的是很有哲理的。
我认为孩子在3-6岁时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比较好。
第一阶段(3-5岁)个人觉得西方的教育方式比较好,应该多接触图画认知内容,比如让孩子看绘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还有就是做游戏、讲故事、学绘画、唱儿歌、玩玩具。这个阶段不易让孩子过多的接受认拼音和学识字,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增加孩子感官上对事物的认知、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有就是良好习惯的初级培养。
第二阶段(5-6岁)深入浅出的引导孩子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学习拼音和识字,重点还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为主,汉语拼音字母需要音、形同记,这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家长应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来读准音、利用前期孩子看图认知的记忆习惯。如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借助手指创编字母操”、给家中的常用物品贴上拼音标签、用汉语拼音编儿歌、和孩子开展家庭竞赛、在孩子喜欢的游戏中加入拼音的元素等,以期最大限度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拼音的热情,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此外,您还可利用拼音卡片、简单的拼音读物让孩子进行识记拼音的巩固等等。
世界上不是每一颗种子都一定会准时萌芽。拼音是孩子将来识字阅读的工具,它不是一蹴而就完成它,就意味着学习结束。所以家长心中要有一个清晰的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计划,保持一颗平常心、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幼小阶段是孩子学习认知生活的起始阶段,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同时影响孩子日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逻辑思考力。
最后,就是在孩子入校前的这段时间,家长除了要帮助孩子养成相对良好的行为、思维习惯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简单的学习能力、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铺垫,这样会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识字是小学阶段贯彻始终的一个重点。所以,在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识字的环境,不要纯粹地为识字而识字”。我们大力提倡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走在马路上,可以让孩子读读矗立在两旁的广告牌、街道名;在饭店就餐时,不妨让孩子看菜单报菜名;在超市中购物,试着让孩子认认商品名。生活中处处都是孩子识字的大课堂。此外,教给孩子一些识字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让孩子给已经认识的字加一笔,减一笔,换部首等方法来认识新的字。在孩子入校前的时间,家长除了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思维习惯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简单的学习能力、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这样会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就内容而言知识点并不复杂。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尤其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时要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本,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为重。汉语拼音字母需要音、形同记,这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家长应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来读准音、记住形。如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借助手指创编字母操”、给家中的常用物品贴上拼音标签、用汉语拼音编儿歌、和孩子开展家庭竞赛、在孩子喜欢的游戏中加入拼音的元素等,以期最大限度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拼音的热情,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除此,您还可利用拼音卡片、简单的拼音读物让孩子进行识记拼音的巩固。 不是每一颗种子都在同一时间萌芽。拼音是识字阅读的工具,它不是短时间学习完了,就意味着结束。所以您心中要有一把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尺子,保持一颗平常心,静心等待孩子的进步。
先识字和拼音是违背语言规律的。任何语言都是先有音后有文字的,小孩子一开始就得让他自然而然的说话,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话语环境即可,把话说明白了,说清楚了,说好了,有很好的语感再来识字和学拼音一点都不迟。
而如果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强加一堆的识字和学拼音的任务,就是从小给孩子设定了条条框框,即无趣也无益,创造力也会受影响。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了很多字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可以和他们之... 这些内容比单纯学习某种知识更为重要,是真正的打基础。拼音可以在幼小衔接班上学。 ... 拼音是不是早些学会了是识字的基础呢?还是说拼音比较乏味,日常接触不多,还是晚些..
###识字可以教,汉语拼音不建议教,很多家长觉得不难自己教一教就可以了。但结果教的大部分都是错误的,标准的汉语拼音,普通家长一般都是不标准只能满足日常的沟通。还有孩子在换牙期拼音是读不准的,这个也对家长产生了误区,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就是读不准,还以为孩子不想读。
学拼音可以选择我们的专栏,我们的专栏有汉语拼音的视频,建议跟着视频学,比自己教孩子会更好。
###谈谈。
教孩子识字和学习拼音确实是语文启蒙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千万不要误以为语文启蒙靠这些就够了。
道理很简单,语文不仅仅是对书面文字语言的掌握,作为母语它是你思考和交流、表达的工具。事实上胎教就可能已经开始了语文教育,孩子出生后父母亲属与婴儿的亲子互动、交流到教孩子说话也是语文、语言教育的一部分。所以父母的语言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
等孩子到了可以教其识字的年龄也不仅仅是识字、学拼音那么简单。语文除了最基本的认字,还有语言表达说话的能力,还有书面语言写作的能力。无论是说话表达还是写作都需要一个人对有趣语言保持敏感性。就是听到一句有趣的句子和词汇能记住、能消化。当有人侧重对有趣话语和书面句子感兴趣时,小孩会很快举一反三侧重捕捉这方面的内容。这就是达成对语言、词汇敏感性提升。将来他积累的这些有趣话语、词汇就能成为他说话和写作的表达素材。
语文教育最可笑的就是侧重思想性,侧重什么中心思想。一个小孩给他赋予假大空的大思想、大道理,完全就是有病。原本应该是侧重不同语言风格的文章,让他感受不同语言风格色彩带来的感受差异。比如课文就应该把各种语言文体选进去,比如民国体小说、方言体小说、现代优秀流氓体小说、简单的文言体文章、简单易懂的诗词、先秦体,只有充分感受语言色彩差异,才能启发其对语言风格、感情色彩有兴趣。这才是语言和文学启蒙教育。一天强调一些无用的东西,什么笔画顺序、数笔画、中心思想、语法主谓宾,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事实上对日常方言口语的认知非常重要,能把方言口语的词汇用正确汉字写出来,对词汇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普通话需要推广,但普通话没法写作。因为太干了,词汇太简单。所以两个方向,一是大量阅读增加书面语词汇量,尤其是古文、古词汇。二是从方言里挖掘有趣的词汇,挖掘古汉语。为什么优秀作家更容易诞生于方言语言丰富的地区就是这个原因。方言语言丰富才能在写作和说话上说的有趣和巧妙。
思想性的东西是需要有了人生阅历后慢慢思考总结的,爱思考的人才能有思想。这与语文好不好没有什么关系。